第187章 辽东收入囊中 一(2 / 2)
“可!太可啦!”刘珪破涕为笑,不但本人坐骑,还将用了多年的甲胄宝剑一同赠送,派出五百骑兵一路护送回曹操身边。
“儿惹祸矣。”曹植长身下拜口称有罪:“刘校尉白儿青萍干将之器,飞兔流星之姿,超山越海龙骥不可追,况驽马可齐乎?他日有急其必传讯而至。”
曹操双眼眯起,面色快速变化,这话刘珪那个糙汉说不出来,想必曹植润色过,不过大概意思应该不差。刘珪赞美儿子曹操当然爱听,可是明显挑唆就不对了,谁是驽马不言自明,信号明确要作外部助力,处理不当就会重蹈袁氏覆辙。
曹操欣慰的在于曹植主动请罪,证明看出阴谋而且没有受到贪婪和妄念干扰主动坦白。能将家族利益放在首位,坦然承担未知的后果,不惧怕传扬出去遭到曹丕猜忌,具备政治智慧做出正确判断很有大局观。
似乎比曹丕要强呀,曹操被心底冒出的念头吓了一跳,袁氏覆灭阴影始终笼罩在胸中,然而他自信以诸子天资不会发生那样的悲剧。
曹操使劲晃了晃脑袋驱散危险的想法,看着面前的儿子出言宽慰:“我儿勿扰,挑唆之言抛之脑后即可。”
曹操还想继续在幽州多待几天,趁机会暗中调查右北平巨大的铁矿储藏,没成想第二天就传来消息郭嘉不行了。曹操大惊失色连夜赶到雍奴,来到馆驿不用通报快步走进,看到郭嘉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郭嘉躺在床上面无人色,呼吸微弱仿佛每一口都要用尽全身气力,感觉到有人紧握自己双手才缓缓睁开双眼,看到是曹操眼中精光一现:“刘珪灭否?”
曹操眼中含泪好似受了莫大委屈:“未曾。”
郭嘉露出微笑,该是早有预料:“授其何土?”
“幽州刺史节镇塞北。”
郭嘉声音微弱:“驱其平复辽东也未尝不可。”
曹操惊咦出声:“奉孝深知我意。”
“幽南二郡不可授,除麴义断其旁枝,举刘和以为掣肘,彰其愿使有志者竞投,授其土以塞天下众口。”郭嘉说话间伴着轻微喘息,显然是没剩多少力气。
幽州南部二郡是财税重地要抓在手里,虽然那里世家大族事实上都受刘珪控制,中央连兵都征不上。但是明面上归附中央,财帛赋税仍旧正常缴纳,留在朝廷手里一来可以作为缓冲地区,二来也算斩断刘珪一条臂膀。
这当然不够,剪除刘珪可能存在的外部助力,麴义这个墙头草要及时除掉,厚待刘和在大义上掣肘幽州;这时候再去给他足够土地,让天下都看到朝廷是真心对待,能保障北方和平安定朝廷全就全力支持你,如此方可牢牢占据道义制高点。
徐邈不是说刘珪志在灭胡吗,那就大肆宣传出去,让天下有同样志愿的人都去投奔,明摆着给他内部掺沙子他还非接受不可。你手下可都是立志灭胡保护中国,众志成城下刘珪只能一心在北方跟胡人斗,你整合胡汉可以,年深日久非胡非汉和南匈奴一样是属国,敢造反就是侵略中国,不要说中原没人帮他,很有可能不需要讨伐内部就先决裂了。
曹操毫不掩饰透出的惊喜:“奉孝深谙我心!如此北境当无忧矣。”
郭嘉却面色凄苦:“不得已为之,明公当思量长久之策。”
“何谓长久之策?”
“非我智也,须问计贾文和。”
郭嘉说完不知道哪里来的股子力气,面色红润好像精神焕发一般竟然坐了起来,只一眨眼又躺回去大口喘着粗气,缓了好一阵再讲话却转移了话题:
“中国所忧者实在世家,长乐不祥承华非命,我有一策可保,可保。。。。。。河内,河内。。。。。。”郭嘉声音越来越小,曹操正低头仔细思索猛然意识到什么心头一揪,缓缓抬头老泪纵横:“奉孝,奉孝,奉孝!”
茫茫人海中遇到一个知己极不容易,相遇之后还能在同一个阵营奋斗更为难得,郭嘉不仅仅是曹操的智囊这样简单,两人年纪差距巨大,幸而志趣相投步调一致,你讲半句我就明白所有计划,尤其是在扶植寒门的立场上可说志同道合。
郭嘉的死因始终没能查出来,其实也不用查出原因,拔擢寒门得罪的是全国的豪门士族,曹操作为阵营领袖有存在的价值,郭嘉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他只是颍川郭氏的旁支司空幕府一个祭酒,属于曹操私人招募的临时工没有编制连官都算不上。
郭嘉没有强大的背景,本身是寒门的代表,事事都冲在前面,不弄死还留着?要弄死你太简单了,当下的寒门和根深蒂固的豪门相比实力仍旧弱小,曹操没有能力也做不到用寒门取代豪门,不可能事事都作防备。
丹药和饮食酒水里都有可能存在慢性毒药,漫长的时间内逐渐侵蚀肌理,医生即便看出某些异样,也归咎于喝酒吃丹药。还有一点必须要讲,这个时代的顶级医学保持家学传承,出身世家大族才有财力学医科当名医,世家大族出身的医生不加大毒药剂量就算有良心了。
郭嘉已经去世不甘心又能如何,日子还得过天下还要打,渔阳郡地势平坦利于骑兵作战,曹操想到幽州骑兵来去如风左右骚扰就头疼,不要说渔阳郡就算整个幽州也不想守,最好将防线挪到便于步兵防御的易水河南岸。
对此曹操看的很开,刘珪另有铁矿泉州铁监就显得很鸡肋,现在既然泉州对我没有用处索性还你,省得重兵留守时时提防。想起王松曹操叹息一声,老夫会记得你只身入敌营完成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放心苦日子不会太久也就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