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不学外国文(1 / 2)
男子作出一副为难地表情,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一咬牙:“你要是买五根,我送一碗冰水,买十根,我就送你一根!”
眼看还价成功,岑济露出笑容,拍了拍挂在后座上的木箱:“那你这还有多少?”
男人一愣,随后又是一喜,心知来了个大客户,当下伸出手在半空中掐算了一下。
“我这可还剩不少哩,少说也得有七十多根!”
七十多?够了够了,顺便给刘拐子、罗大右等一众教职工也吃点。
冰棍车推到教室门口,里面的学生早就把眼睛望干了,就差把头伸到跟前来看。
棉被掀开,露出里头的木头盖子,散发出阵阵白汽,缓缓落向地面。
盖子再一揭开,木箱子内侧罩着一层塑料布,里头整整齐齐的码着一摞摞的冰棍,教室里顿时飘满了甜香。
说是白糖冰棍,其实也就是糖精兑水,不过一根就卖五分钱,还要什么自行车?
绿豆冰棍用料扎实,里面是实打实的绿豆加糯米,外面还裹了一层蜡纸,以防粘连。
凑近了一闻,还有阵阵桂花香,难怪要卖八分钱,确实物有所值。
邱慧娟帮着罗大右把冰棍发下去,先紧着白糖冰棍发,绿豆的量少,都摆在后面。
等学生们一人一根拿在手里舔的时候,岑济也招呼教职工们都来吃。
卖冰棍的汉子嘴笑的合不拢,他今天从厂里批了两百根冰棍,白糖的一百五十根,绿豆的五十根,厂里又白送了四十根。
卖冰棍就得大中午的出去吆喝,天气越热卖的越快,现在已经快十二点了,照以往的速度,最起码要卖到一两点,还不一定能卖完。
“老师,你这可帮了我大忙了,这冰水就当我送你了!”男人把木箱子摘下来往岑济面前一递。
岑济伸头往里一瞅,这木箱设计的精巧,里面铺了塑料布,底部是一道竹屉,约莫两寸来高。
这样冰棍化成的水积在底部,不至于把其他冰棍泡化,这冰水流不出去,照样还能卖钱。
“原来你说三分钱一碗的冰水,就是这个水啊!”岑济恍然大悟,这人可真会赚钱。
男人一听也是苦笑,唠叨起赚钱的难处来,冰棍化成了水,就卖不上价,只能一碗一碗的往外贱卖,要少赚不少。
刘拐子用大桶接了木箱子里的冰水,外面也使棉被裹了:“校长,这一直都是这么卖的,要是以前,这好冰棍我还不买哩!”
是啊,好冰棍一根很快就吃完了,这化掉的冰水一碗可不少嘞,里面还有不少剩下来的冰碴,穷苦人家大热天喝一碗也是美的不行。
白糖冰棍吃的差不多了,还有十来根绿豆冰棍都堆在那没动,岑济正愁着怎么分,外头却传来一阵急促的吆喝。
“卖冰棍的、卖冰棍的!”
岑济把钱点好,交给男人,正好撞见光着膀子奔来的洪步春。
“岑校长!”洪步春笑着打了声招呼,转头看向卖冰棍的:“我要买冰棍!”
男人两手一摊:“没了,都卖给这位老师了!”
洪步春眉头一皱:“啊?都卖完了?那冰水呢?剩的冰水都卖给我吧!”
岑济尴尬地笑笑,把他拉到一边:“今天过儿童节,我都买给学生了,春哥儿,这还剩了些,我请你吃一根吧!”
洪步春胸膛一挺,浑身肌肉都蠕动起来,玛德,这小子是不是练块的,看的岑济口干舌燥的。
天地良心,岑济只是单纯的欣赏,绝对没有别的心思!
“唉!还真不是我要买了吃,窑厂里热得很,同志们托我来问问,我一个人拿着吃像什么话!”
洪步春说完就准备离开,岑济立刻叫住他:“春哥儿,你等等!”
洪步春的话提醒了岑济,这天气在窑厂里干活确实辛苦,这冰棍他们更需要。
“把这大桶带上!”岑济顺手将剩下的绿豆冰棍都给丢进了桶里,让他们化成了一锅绿豆汤。
“就当是我请窑厂的同志们喝的!”
洪步春很是感激,抱起大桶就走,腰马合一,浑身都散发着阳刚之气。
“我帮你提着吧!”丁小曼从嘴里抽出嗦的没味的冰棍把手,走到洪步春跟前。
洪步春被大桶挡住了视线,正要道谢,可一转身看见了丁小曼,顿时面露尴尬,话都咽了回去,直接走了。
丁小曼愣在原地,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过了会儿在地上跺了跺脚回教室坐着去了。
“哼!你看吧,我老舅怎么会稀罕这种恶婆娘!”王维胜嘬着冰棒棍子,小声在一旁跟同学嘀嘀咕咕。
“你还真别说,我哥说了,这男的要是稀罕女的,就不在人前现眼,都是偷偷的!”
“就是,以后丁老师成了你舅母,你可就有好日子受啦!”
王维胜听后又气又怕,气的是同学们编排自己,怕的是自己老舅不会真要找丁老师当老婆吧?
“别说了,再说你就把弹子还我!”
“哦!急了、急了!小气鬼,喝凉水,回家抱着老婆亲亲嘴!”
岑济由得小屁孩们打闹,出门跟卖冰棍的男人说话,男人叫周红兵,桂峰公社的。
他家才分田,家里人口多,这卖冰棒的活计也干了几年了,眼看着就要双抢,就趁着现在闲一点,出来挣点。
“周师傅,我看这冰棍怎么还是肉联厂生产的,县里没有冰棍厂、雪糕厂吗?”
岑济发出了纠结自己许久的问题,从一开始看见那“肉联厂出品”的牌子,心里就有些困惑。
这肉联厂管杀猪的,怎么还带产冰棍呢?
“哈哈!这肉联厂都是冬天忙,夏天闲,可那些肉可闲不下来,猪肉都要冷冻!”
周红兵这么一说,岑济就明白了,这也算是创收,冻库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连冰棍一起冻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冰棍种类不多,毕竟人是专门杀猪的,哪管雪糕种类多不多、好不好吃?
岑济本想搞个路子把冷库建起来,可看了一眼现在的电力供应,还是摇了摇头。
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期,陵谷农村的电力依旧紧张,停电那是家常便饭,但有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