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现代都市 >我在1980年搞开发 > 第64章 欢度儿童节

第64章 欢度儿童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厂长,我这、我年纪大了,怕拖你们后腿呀!”

“李师傅你这说的是哪里话,你的手艺全县人民都知道,顶呱呱没的说,赶紧回来上工吧,姑娘们有好些问题等着问你呐!”

这台阶也给了,漂亮话也说了,李小嘴再不松口就太不像话了,直接就应了下来,明天照常上班。

吕小兰当然也有自己的打算,李小嘴在家做衣服的事情,她也知道,服装厂定价一出,当场就给他吓懵了。

差点在台上下不来台,还好当时人群骚乱,大伙都顾不上他,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可这事过后,队里还是有不少人对李小嘴产生了意见,觉得他一个槐木塘的,净占跃进大队的便宜,对他在厂里上班也有着怨气。

但话说回来,这服装厂以后发展也离不开李小嘴,现在懂这方面的手艺人紧缺。

就算是有,那也多是留在城里吃公粮的,哪会愿意跑农村里来吃这等苦。

所以这李小嘴,吕小兰现在还离不开他,尤其是夏天到了,她还准备赶时髦,做个裙子出来试试水。

岑济跟仇玉和说了会话就走了,连发糕也没吃,吕小兰有些疑惑:“玉和,岑校长怎么摇头晃脑的?”

“我也不知道啊,他说着说着就就走,说什么缺德带冒烟的,还说以后除非有必要,不然从此不再出馊主意了!”

仇玉和也摸不着头脑,这些点子多好啊,有这些套路,服装厂的生意不怕做不成!

岑济回去也是有正经事要办,他突然想起来,其实现在的学生过儿童节,能穿一身新衣裳固然高兴,但要是有一口好吃的,那绝对比衣裳吸引力大!

要说这个年代的学生,那还算是比较苦逼的。

上学之前要先去打猪草、拾粪,往自留地里挑肥,干得满身臭汗,再跑回家扒两口饭,就得去上课了。

饭也就是昨夜剩下的汤饭,地里有什么菜就扯些放进去,过了正月,年糕是舍不得放的。

那得留着到下重体力活的时候,咬咬牙放上两条,不至于在田里饿昏了头。

家里条件好的,汤饭里米粒子放多些,撑到中午还能勉强走的动路。

家里条件差的,一碗汤饭里头清汤寡水,端起来能当镜子照,两泡尿一撒,肚子就要叫个不停。

难道说真吃不饱饭?

那也不至于,大人还是要下地干活的,不吃饱怎么成?

可吃什么能吃饱呢?答:

红薯。

无奈这时候的小屁孩再怎么懂事,也是有些挑食的,大人们知道轻重,不吃红薯扛不住饿,小孩子那是真吃怕了呀!

红薯吃多了,胃里冒酸水,坐在教室里,喉咙

吃多了是真难受!

更别说早上吃了,中午还得吃,中午吃了,晚上还是继续吃。

一来这时候的红薯品种也不见得有多好,一口下去噎死一头牛不成问题。

二来这红薯吃多了还有个副作用,那就是放屁!

岑济刚开始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经常讲着讲着就被一阵阵屁声打断了思路。

开始的时候,岑济还以为是学生捣乱,后来才发现是他们红薯吃多了,不得不放屁。

不仅放屁多,拉的也多,具体道理岑济不明白,但这就是事实。

俗话说:一斤山芋三斤屎,回头一看还不止。

那有人就要问了:我在城里平时也偶尔吃点烤红薯,个个都香甜可口,哪有你说得这么夸张?

唉!那能一样吗?俗话又说了:红薯土豆本姓张,煮的没有烧的香!

至于它们到底姓不姓张,岑济不大清楚,不过这水煮的红薯,确实没有烤的、炒的香!

农村小孩天冷了也喜欢烤红薯吃,家里做饭也把红薯炒作一道菜,吃到嘴里满口生香。

自从学校开始管饭以后,课堂氛围改善不少,最主要的指标就是一堂课上屁放的少了!

刘拐子在岑济这个败家校长指示下,一个劲地搞好伙食,虽然红薯也是常客,但主食比例大大提高。

而这一后果便是,学校操场角落的厕所成了队里的香饽饽!

据大家村的王可金讲,芙蓉小学厕所产的粪肥,那质量绝对是顶呱呱!

最后把鲁求英都给惊动了,特意过来把芙蓉小学厕所列为大队集体所有,其他人不得擅自开捞!

这当然也有他的一套逻辑:这学生们吃的是集体的饭,拉的是集体的屎,最后还是要回到集体的田里。

再然后,那个步骤就不拿出来说了,免得倒了大家的胃口。

说一千,道一万,岑济这是回家准备摸点好货出来,给芙蓉小学的孩子们过个肥节!

“这牛肉罐头怎么就剩这点了?午餐肉也没几个了,不行把老鸭汤兑兑水,搞两锅出来让小兔崽子们闻闻味儿?”

岑济在家里一阵翻找,这才苦逼地发现,自己的存货已经所剩无几,快要到岌岌可危的程度了!

坐在床头思考了下,主要是上半年队里工程多,自己贡献了不少出去给社员们改善伙食。

剩下的一小箱子,都是为了婚礼准备的,到时候也是要给大伙吃的,学生们肯定能吃上两口。

酒倒是还剩不少,不过学生们也喝不了啊。

思来想去,岑济还是合上了箱子。

这儿童节要过,但不能铺张浪费的过,要过的朴素、过的健康、过的有意义!

岑济打算自掏腰包,明天一早去三里坊称个几十斤豆腐,再到公社买些猪肉,挑肥的,反正自己粮票、肉票还剩不少,花出去就当是为学生们做贡献了。

邱慧娟见岑济在家里来回直窜,书也看不进去了,便问起岑济来,得知他要给学生们过节后,笑出声来。

“你明天再去公社买几斤水果糖,包管学生们都开心,一人分到五六颗就够了!”

对!还得买糖!

“或者再买两副跳绳、橡皮筋,还有些小玩具,这都是小孩子们喜欢的。”

邱慧娟提了不少好建议,岑济都一一记下。

“对了,明天还得升旗,你早上去送名单的时候,顺便在中心校找周老师领一面旗子回来!”

名单?旗子?

岑济听的一脸懵,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一问才知道,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是少先队员入队的日子,芙蓉小学已经好几年没有报过名单了。

也就是这几年,芙蓉小学都没有新的少先队员,也是罗大右细心,自己找中心校要来了名册,按照程序搞了个名单出来。

自己这个校长干得可真混账,这么重要的事,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这罗大右虽说有些油滑,但他做事确实细致入微,这些日常事务都帮自己料理的妥妥帖帖。

不过这老小子最近看自己的眼神总有些奇怪,礼貌中还透着—一丝敬畏?

“我—们—是!预备唱!”

“我们是……的接班人!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