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渤海有危(2 / 2)
徐清如旅游看风景一般走了这一次航行,楚江却没闲着,他借此机会看出了海战与河战湖战的不同,总结了不少海上行船的宝贵经验。如出海便要记录航海日志,以便找到航线回来之类的。
徐清在海里逛了一圈,也萌生了不少探索欲。回到家里,觉得那种平淡日子有些无聊了。
五月下旬,于沧州来说,正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时候,连天累月的雨更是将徐清锁在了家里。
也只有徐清会被雨锁在家里,农夫们则不同。雨大水多,田里需要排涝,不然刚种下的稻种,就会被这大雨泡得糜烂。好在沧州境内没有大河,徐清免了一桩大事,若是处在黄河边,你看他有没有心思在家里睡觉?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天一放晴,温度便连连高涨,飞到了近三十度。徐清一下脱了三件衣服还不够,只着了一件半臂——也就是短袖还热汗淋漓。
“徐郎~你家一秋又尿了,把你的那个那个叫什么不湿的快拿过来~”
关于孩子的事,哪怕是拿个尿不湿这种小事,荀雪儿从来不使唤下人,而是隔空喊话给徐清,让这个懒人爸爸动手。
“哦哦……就来就来,那叫尿不湿……”徐清从摇椅上跳下来。
不用说,尿不湿也是徐清无聊之时乱做的,只是用棉花、布和一些吸水性强的东西缝制在一起罢了。一次做了钱买蜜糖水喝,稍富裕一些的人家就吃杨梅,若是爱喝酒的,就来一盅冰酒尝尝。天气热,徐清的冰坊更热!
连开三家店,依旧缓解不了门口的拥堵。蜂蜜,杨梅,浑酒不过是寻常东西,但有了这夏季之冰却倍添风采。物以稀为贵,百里之外的食中客也要慕名而来,吃一吃这稀罕之物。
但若让他们知道,徐清每天睡觉都要在房间里摆上上十盆的冰,恐怕会冲进刺史府来抢了吧?
日进斗金的冰坊,徐清也是用别人的名开的,不放在他自己的名下。这一个小小的冰坊,不仅给徐清带来了一大笔收入,让他减少“染指”刺史府金库的次数,还在不经意之间还带动了沧州的商业发展。本是商业不太活跃的夏季,也有了一大批商人来到沧州买卖。
于徐清而言,除了冰坊最开始几天的时候还有些兴奋,到最后,又觉得不过是钱罢了,钱,徐清还少吗?
于是日子依旧平平淡淡……
可是这一次,徐清想要寻找刺激的愿望有机会实现了。这个机会,却让徐清的心,吊的老高。
一天,徐清正在地里理瓜架的时候,以前来过的那个徐琪的信使又来了,这一次不再是带来海贼的消息,而是:
“篡逆之贼,联合高丽,奚族攻我渤海!贼众渤海危!”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