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混在白莲教(25)北方的客人(8)(1 / 1)
在那些少林武当等武林豪杰派来的代表一一坐之后。请大家搜索(126shu)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一个身穿儒家长衫的年男子走了进来,他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他用那炯炯有神的眼睛扫视了一下在座的那些武林之后,他开始说话了。
“今天是我们白水派新建分部的好日子,各位朋友能不嫌弃我们白水派人少,势微,我朱启明作为白水派的掌门在此先谢谢诸位了。”这些话其实是客套话,言下之意是你们来了,那是给我面子,我礼节性地说声非常感谢你们。然而尽管是客套话,这些话却是非说不可,因为这是基本的礼节。连基本礼节也不讲的人很容易受到社会的孤立。由于人是社会动物,大家都知道孤立的滋味是相当不好受的,然而如果是一个组织受到了孤立,那它的生存也会陷入困难。在古代的国,由于儒家思想的作用,礼更是被捧到了至高无的地位。古代那帮子儒生们经常挂在嘴边有四个字——以礼治国。
礼被确定为治国模式始于西周王朝,确切地说始于周公。“先君周公制周礼”,鉴于周初社会的动荡和复杂的形势,为了更有效地统治幅员广大的新建国家,在继承“夏礼”、“殷礼”的基础,着手将分散零乱的礼进行编排、修补和厘订,使之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其基本精神是别尊卑、序贵贱,在区分等级差别的前提下纳天下于一统,在宗法政治基础建立大一统王朝长治久安。
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竭力主张礼治,反对法家的“法治”。与西周相,表面看来是“礼崩乐坏”,但实际只是礼的实际范围有所变化,礼的形式有所改变,而礼的本身并没有被废弃。相反,礼在改造获得了新生。特别是经过荀子的改造,“隆礼重法”,将礼与法有机结合起来,对后世影响很大。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封建社会正统的政治思想。孔子所倡导的“为国以礼”即成为国传统的治国模式,以后历代王朝,加以完善,相沿未改,一直到清朝。当代美国学者d·布迪在研究了国传统的礼与法律的关系后认为:“古代圣贤创造了礼,而现实社会的混乱,是因为人们不了解礼,不能以礼规范自己的行为造成的。”这种观点基本符合国传统政治的实际,也为外学者所公认。(以来自于《搜狗问问》,本人只是引用,不代表本人赞同以礼治国的观点。)
江湖人士自然没有书生那么迂腐,但是基本的礼节也是不可以不讲的,不然事儿可能大了。
不过虽然说的是客套话,但是那些话都是气十足,一听知道说话的人身体康健,而且心情还不错。当然了有些人可能认为说话气十足是不是不礼貌。其实呀,礼貌和委曲求全不是一回事,说话气十足不是不礼貌,而是自信的表现,事实自信的人才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
朱启明那气十足的声音使得在场的那些武林人士们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他们从朱启明的那些话感觉到这个门派虽小,但是它有力量。
见已经成功调动起了听众们的情绪,朱启明才进入了正题。
“其实自从在下的爷爷,也是本派的第一任掌门开始,我们门派一直在为一个理想而奋斗,那是彻底消除蒙元余孽对我大明老百姓的威胁!”
说这话的时候朱启明的拳头不由自主地攥地很紧很紧。
“祖父年轻之时,家道衰落,祖父为求生计,于是当了一个边军的士兵。那时候祖父只是想积累点钱,熬到退伍,然后再做点小生意。可是在亲眼见到了被瓦刺人扫荡过的村子之后,我的爷爷愤怒了,从那以后他不再是为了混日子而当兵,他有了一个真正的理想——消灭蒙元余孽,为我们大明老百姓的安居乐业而奋斗。所以祖父自此之后奋勇杀敌,因为祖父的英勇,祖父的官也逐渐升了起来。直到有一天祖父突然宣布辞官了,他要激流勇退。”
“啊?”一个门派派来的代表表示很吃惊。“难以理解呀,在军队混的那么好,为什么要辞官呢?而且您不是说了吗?他的理想是杀鞑子呀,在大明的边军不是干这事的吗?”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说的是一个书生,他在路遇到了一个蒙古骑兵,当时那个蒙古骑兵呢居然忘记带刀了,然后他指着那个书生说道,‘我的刀忘记带了,你且站在这里,待我拿了刀之后再把尔的首级斩下来。’说完这话之后便扬长而去了。这时候几个路人路过,他们劝那书生赶快逃离,但是那书生不知道怎么的,像是使了定身法一般,一动也不动。最后那蒙古骑兵来了,他见那书生依然呆在那儿,自然也不客气,先是哈哈大笑一声,然后一刀劈了下去,那书生顿时身首异处。我的爷爷听了这个故事之后当时是很愤怒的,但是很快他开始思考。这个故事,蒙古骑兵固然可恨,然而那个书生却是无的可悲。面对强敌,不仅不敢反抗连逃跑的勇气都没有。这样的书生其实在我们周围的人其实大有人在呀!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老百姓不是强民。然而军队都是来自于老百姓的,老百姓大多数斗如此懦弱,他们变成士兵之后,又能强悍到哪里去呢?大明与蒙元余孽交手不少,但是吃亏也不少,其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大明的许多士兵没有蒙古兵的那种狠劲,那种杀气。不得不说,我大明勇猛的战士是非常多的,但是还远远不够。我祖父于是有了一个愿望,他要让我大明的百姓的大部分都能变得更强。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也需要大量的金钱。我的祖父于是辞官做起了生意,然后又建立了这个门派。我们这个门派的人,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都会加入大明边军,或者配合边军杀蒙古鞑子。我们的招数都是在和蒙人的血战逐渐成熟起来的。然而我们的最终目的一直没变,那是把尚武精神在民间的传播尽自己的一点点力量。”说完他把佩刀略微拔了出来,刀一出鞘,那逼人的寒光瞬间让好几个人的眼睛反射性地闭了一下。朱启明随机把刀插了会去,那耀眼的寒光瞬间不见了,但是有几个还处在刚才那一下的阴影。
“这把刀感觉煞气很重呀。”武当派的那位弟子虽然年轻,但也有了不少见识。
“没错,这把刀是我父亲叫人为为量身定做的,它一直伴随着我,我杀的第一个人用的是这把刀。当时我的对手我还粗壮些,但是是凭借那时候的一股子冲劲,还有这把锋利的宝刀,我一刀砍下了他的头颅。其实呀,刀这玩意,也是要好好护理的,而作为它的主人基本总是要带在身。这刀反正这么多年了,修理了多少次我是自己也不记得了,但是我知道它很锋利,它很坚韧,它是我的伙伴。”突然朱启明突然指着门口怒喝道:“外面鬼鬼祟祟地东西,你们都给我滚进来吧!”
这一声犹如雷霆一般,在场的人都被震住了。
接着几个壮汉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