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毛布...绝收(1 / 1)
<content>
光阴似箭,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就来到了崇祯四年的六月。
这几个月,大明和后金各自都发生了些事。
先说大明,第一件事就是在江南大热的毛衣,终于在北地也不鲜见了。
其实毛衣才在江南行销的时候,京师、大同、鲁东等富庶地方也能偶尔见到,晋南的蒲解两州更多一些,但因为售价并不便宜,北方民众能买得起的不多,只在豪门富户中小范围流传,没有形成规模。
然而元宵过后,毛衣开始降价跳水,从原来平均四钱银子一件的价格,降到了三钱银子。
别看只少了一钱,可从比例上那就是降了二成五,一下子比棉衣便宜了不少,普罗大众咬咬牙也能买得起了,整个帝国,只要有毛衣卖的地方,都出现了抢购风潮。
哪怕即将入春,天要热了,也没有影响这股热潮,即便一时穿不上,也可以为今年冬天做准备,谁知道再过半年会不会又涨回去呢。
豪门富户一开始有些不满,毛衣一降价,就显不出他们的身份了,不过很快薄毛衣就出现了,这些薄毛衣除了编织得更精美,式样更多变,重要的是价格更高,而且因为薄,春秋两季穿上正合适,满足了这些人能长时间装x的需求,虽然卖的不如普通毛衣那么北上草原前做了充足准备,种子是不愁的,只是苦了还留守山中的钱管事等人,忙得不可开交。
当然了,今后涿鹿山重心外移,再想换种子,估计就得到塞外了。
毛衣毛布还有粮食如此暴利,难免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开始有人打探涿鹿商社的背景,只是大部分人在知道有宣大总督耿如杞撑腰后就撤了,紧跟着朱鼎渭乖乖派人拉粮换种,又让剩下的那小部分人几乎散尽。
</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