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世风波 > 第六十三章 禄山举荐吉温获恩宠 国忠胡来张垍出怨言(一)

第六十三章 禄山举荐吉温获恩宠 国忠胡来张垍出怨言(一)(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素有大志心向高,兢业为官辛勤劳。

十年无进攀权贵,九尺身躯竟折腰。

笑脸迎奉讨欢心,获取升迁得回报。

东来紫气浴满身,西望圣颜望云霄。

崔光远也是一个志向很高的人,并不满足一个五品的万年县令。他和杨国忠在一起玩樗蒲几年了,虽然对杨国忠并不佩服,但为了得到升发,他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关系。现在杨国忠将他当作心腹,要他到太子身边任职,帮助他监视李亨。能进入东宫,做太子的随从,将来的升发不可限量。他表面上对杨国忠唯唯诺诺,内心却在盘算着如何处理好太子和杨国忠之间的微妙关系。陪伴杨国忠玩樗蒲,显得心不在焉。

接连输了几盘之后,杨国忠打趣的说道:“崔大人今天心有旁骛啊,让我赢了这多。”崔光远说道:“光远本来就不及丞相,加上今天高兴,冲昏了头脑,连续输几盘也十分正常。”

接着又玩了几盘,尽兴之后,杨国忠对崔光远说道:“崔大人回家睡个好觉,安心的等待好消息。”崔光远千恩万谢,感激涕省的附属,要居理力争。”陈希烈说道:“不软不行啊,如果硬抗我这侍中早就换人了。你在州郡七八年,皇上已经不是当年的皇上了,只听首席宰相的,其他人的话听不进。”

张倚被撮到痛处,心想在长乐郡干了五年,那地方临海,一到夏天就得对抗风暴,组织百姓抗灾,辛苦得很。现在刚刚回到朝廷,要是得罪了杨国忠,他在皇上面前奏上一本,只怕又要下到边远地方去了。没有再坚持要去万年县考核,拿起崔光远的卷宗仔细查看。

杨国忠在大堂里等得不耐烦了,便冲进内屋,看到张倚正在聚精会神查看崔光远的卷宗。走近说道:“吏部已经考核过了,你们就不要再费事了,皇上等着要呢。”张倚合上卷宗说道:“我看这考核相当马虎,程序都不到位,送到皇上那里也会被退回来重搞。门下省提出意见要有根据,要对皇上负责。”

杨国忠说道:“选官是吏部的事,门下省就不要节外生枝了。赶快签字,皇上等着。”张倚还想申辩,陈希烈抢在前头说道:“既然吏部的考核已经做了,卷宗也看过了,崔光远为官清正,应该升职。门下省已经议定,同意吏部上奏。”从张倚手上拿过吏部的奏折,在上面上签了他的名字。

杨国忠立即转为笑脸说道:“这就是了,办事应该灵活一些,不能死搬教条。张倚从州郡上来,要好好学学。”拿着奏折出了门下省。

杨国忠当即去了皇宫,唐玄宗正与杨贵妃玩得高兴。高力士将奏折送到唐玄宗的手上,唐玄宗接过奏折对杨国忠说道:“何事上奏啊?”杨国忠立即跪下说道:“启奏皇上,万年县令崔光远,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十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三次考核都是优秀。吏部建议升任他为左庶子,经三省议定。现奏请皇上批准。”

唐玄宗将奏折放在桌案上

说道:“崔光远在长安呆的时间很长,京城的治安一直很好,提拔一下也应该。但左庶子是东宫的属官,你们与太子交流过吗?他是否同意?”杨国忠说道:“左庶子是东宫属官,但也是朝廷任命的,其职责是一方面辅佐太子,一方面监督太子。朝廷任命之后,臣再去征求太子意见。”唐玄宗说道:“好吧,你要勾通好,一定要征得太子的同意。准奏,中书省拟旨报朕。”

崔光远接到诏书,到东宫报到,其时太子正与张良娣在一起下棋。太监李辅国进来报告:“启禀殿下,左庶子崔光远请见。”

太子李亨皱了一下眉头说道:“让他等等,他与杨国忠打得火热,先凉一凉他。”李辅国应了一声是,出房后不管崔光远,去了另一个地方。崔光远没有接到太子的宣招,他不敢擅自进宫,站在宫门外。

张良娣说道:“李林甫的奸细刚走,杨国忠的就来了。这东宫成了他们打击的对象了,想怎么整,就怎么整。太子殿下,我们不能太软弱了。”李亨将一颗棋子捏在手上,准备落子,又缩了回来说道:“父皇疑心太重,我的两个哥哥含冤去世就是前车之鉴。我可不能犯他们那样的错误。去年皇上招我到紫宸殿,亲口对我说,要我旁听大臣向父皇上奏朝廷政事。如今半年过去了,高力士没有来一次东宫。不知是为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