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第430章 本初谋算(1 / 1)
曹孟德托了陈耽的名气,一时间也威名赫赫。不过这仅仅是昙花一现,没过多久刘宏依旧我行我素,早把那篇示警的奏章扔到一边去了。曹操依旧还是那个默默无闻的普通议郎……怎么样才能升官呢?他开始动心思了。
曹操抬头看着袁逢家高大的府门,公侯世家果然是气派呀!他心破,也不能再放过机会。说到底还是当今万岁不能振作心志,想起当年丁鸿上疏肃宗皇帝的话‘天不可以不刚,不刚则三光不明;王不可以不强,不强则宰牧纵横’真是至理名言。”
袁绍却打断了他:“子远,你看得迂腐了。丁鸿那句话可不适合对当今万岁而言。”
“依你高见呢?”
“当今万岁不是不刚,而是他的钢没用在刀刃上。论起来,十二岁孤身入宫便经大变,族灭勃海王、杀宋氏,不动声色铲除权阉王甫,又明诗文懂书画通晓历代典籍,什么样的事情他没经过?什么样的道理他能不明白?我朝历代先君有几个这等禀赋才气的?”
许攸、崔钧面面相觑,但不得不承认这些都是实事。
曹操接过话头:“可是他的心思全在粉饰太平上面,又是大造宫殿,又是远征鲜卑,就不想想这样劳民伤财的后果。他又听不进良言,不要大臣的劝谏,他只要许戫、梁鹄那等唯命是从不多说话的人。他虽然聪明,却一意孤行把治天下看得太简单了……”
“那是如今在职的官员太过纵容皇上了!”袁绍不疼不痒道。
这话曹操听着扎心!现在是什么时节了?为官一任虽不能匡正社稷,但至少能造福百姓,似袁绍如今这样只认准旧账不闻民生疾苦又有何益?他强自忍耐,又道:“世人多是笑脸奔波,但谁心中不愁苦?谁又真的只念自己没有爱国之心呢?可是世风之下孰可奈何,做官的整天提心吊胆、为百姓的自顾活命尚难,谁又能不切实际豁出性命来为社稷登高一呼呢?况且曲高和寡,到头来不会被承认,反倒被世俗权贵所讥笑。世情若秋气,人性似谷草,秋气击杀谷草,谷草不任,凋伤而死。”但他这几句发自肺腑的话,却并没有引起什么共鸣。
崔钧沉默了一会儿,又道:“事到如今替党人翻案看来也只是一句空话了。何进固然憨傻,也不能置一己安危于不顾。伯求兄带来消息,大多数的党人豪杰还是不敢奢望何家。看来两头的心都是冷的,热的唯独只是咱们这几个人罢了。”
曹操冷不丁听到“伯求兄”三个字,大为惊喜:“伯求兄进京了吗?”崔钧未及答复,袁绍却先开了口:“没有!他现在还住在张邈那里,是托子远贤弟送来的口信。”
许攸一愣,赶紧点头:“是啊是啊,我前些日子去汝南见到他了。”曹操的眼睛何等犀利,一看就明白他们故意瞒着自己,张邈又不住在汝南,他们仨连瞎话都没有编顺溜。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