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现代都市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325章 华夏第一艘航母(求月票,推荐票)

第325章 华夏第一艘航母(求月票,推荐票)(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三司,即船舶行业管理办,根据杨主任的规划,目前正在长兴岛大兴土木。

长兴岛,依长江、濒东海,面积80平方公里,具有59公里长年不淤、不积、不冻的深水岸线,是一块造船宝地。

一期工程于1978年3月6日开工建设,总投资4.5亿美元,占地面积600公顷,使用海岸线3.8公里,预期计划建设四个大型船坞,九个栈桥码头和两个货运码头,年造船生产能力450万吨,共有三条造船生产线。

长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采用分三条生产线运行的设计和建设思路,每条生产线呈“u”字型布局,确保从材料码头进料,到切割加工、分段制造、涂装、总装、船坞搭载,最后到码头舾装,依次向前推进,不走回头路。

基地共建设大型造船坞4座,配备7台从联邦德国和英国进口的500吨龙门吊。其中最大的一个船坞长580米、宽1p;对强五舰载型的改装项目,杨卫平当然交给了强五的总师设计陆孝朋院士亲自主持。

自从202工程启动后,关于强五舰载型的改装,陆孝朋院士一直都在搞。

由于现在核心机工程还没有出样机,陆院士并没有等着新型涡扇发动机出来再进行改装工程,而是在提升wp6发动机的推力下功夫。

对此,杨卫平当然是赞同的。

现在有了航空发动机的新材料,精密加工能力也比以前大幅提升,对原有的wp6加以改良,也不是没有可能。

上一世,歼十二就是安装过两台800kg级推力的wp6的改进型。

按汪海洋说的这个消息,没准陆院士已经把wp6给改良出来了。

昌南飞机制造厂,是国家“一五”计划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位于赣省昌南市新溪桥。主要项目:教练飞机、强击机、农林飞机、海防产品、片梭织机、摩托车及发动机。是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地。

强五刚刚立项之初,我国国内局势动荡,经济条件恶化,为确保两弹一星等重点计划,强-5的研制工作被搁置,科研人员被抽调到重点计划中。

在这样的时期,是陆院士提出个人及未被抽调的科研人员愿以最少的力量坚持研制工作,经上级批准后,陆总师带领剩下的14名下属继续进行研制,首先完成了一架静力试验机体。

期间身为总设计师的陆院士还兼任试制车间主任,经常亲自扛着零件,候在机床旁插空加工。也正是因为有了陆院士这种自力更生的顽强拼搏精神,有极其有限的资源,历时四年,研制出来了堪称为世界上最经典的轻型强击机,强五!

时隔多年,杨卫平再次来到昌南飞机制造厂的时候,强五舰改型项目总负责人,年近花甲的陆院士,再一次穿上了满是油污的工作服,不辞辛劳地站在一台精密数控车操作台前,亲自动手加工一个飞机起落架上的零部件。

工作时的陆老是那么的忘我和投入,以至于连身后来了一大堆人也没有感觉得到。

昌南飞机制造厂的厂长段跃民刚欲出声招呼,被杨卫平适时伸手阻止了。

望着陆老稍显有点佝偻的削瘦背影,杨卫平情不自禁地感觉到眼睛发热。

华夏的航空事业,正是因为有着千千万万像陆老这么刻苦敬业的航空人,才使得我国的航空工业从零开始,经过近三十年的奋斗,造出我歼六、强五、歼七、运八、轰六等各种用途不同型号的飞机。

虽然这些飞机在技术方面跟国外先进战斗机有着较大的差距,但是这种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刻苦奋斗敬业精神,是永远都值得我们这些后世的国人尊敬和学习的!

ps:熔海特以此章向强五之父陆老致以上最崇高的敬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