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和国家合作(1 / 1)
让周成想不到的是,自己解决不了的材料问题,项建民几乎一个电话就摆平了。
当他回到七里村的时候,33号实验室的溶液玻璃器皿络拍卖时,自己的清洁仓被意大利一家公司买走了,另一次就是之前和王刚在卡纳莫贾聊天时,王刚提到过的。
周成不禁有些好奇,拿过资料仔细看了一遍。
皮尔财团,其实并不是公司的名字,而是意大利皮尔家族的代称。
皮尔财团的发迹,还要说到这个家族的创始人皮尔.伯斯拉德,事情还要追溯到上个世界二战期间。
从20年代墨索里尼上台,国家经济并没有向他说的摆脱经济危机。法西斯国家都把国民经济的90%用来军工生产,德国武器就是钱堆出来的,意大利呢,也是花大笔的钱进行军工生产。
但是在德法之战中,意大利也插手了,他们的步兵,翻越了阿尔卑斯山,光是因为士兵没有军毯就冻死了几千人,战斗机上都没有安装雷达系统,经常误炸自己人。
同时他们的后勤供给也非常差,在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本土之间,只靠6艘汽轮船来保持联系。他们的舰艇指挥官没有像德国海军的指挥那么优秀,没有什么战术。一些常有的备件都没有装备。
部队厌战情绪严重,在他们的脑海中有一种观念,战争打的越激烈,家乡的破坏就越严重,因此不想认真的作战和抵抗。
可以说,整个二战时期,意大利的表现都十分糟糕,但当时趁着二战时间大发横财的商人们,却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开始萌芽!
皮尔.伯斯拉德就是其中表现比较低调但潜力无穷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