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西凉之行(2 / 2)
“想让他们闭嘴?”他曾对麾下将士说道,“那就练到能把他们从马背上砍下来!否则,就咬着牙忍下去!”
这两百人,是他从十八师中精挑细选出的悍卒,唯有经历最残酷的磨砺,才能淬炼出一支真正的铁军。
于是,坠马者默默爬起,被击落头盔地咬牙拾回,无人抱怨,无人退缩。林峰满意地点了点头。
唯有明轮公主远远望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在她看来,忍辱不是韬晦,而是懦弱。不知不觉间,她对林峰的评价,已悄然低了几分。
在西凉,即便是狂傲如李皓之辈,也只敢斩杀战士,而不敢轻易羞辱他们。明轮公主显然忽略了这一点,杂牌军与青塘铁骑之间的差距,犹如天堑。
岸尾率领亲卫策马而过,只冷冷丢下一句:“离开青塘。”便扬长而去。在邈川,他的话便是铁律,无人敢违逆。
卢乎与青杰皆披重甲,铁面覆首。卢乎勒马驻足,目光沉沉地望向林峰:“活着回来。”他顿了顿,嗓音低沉,“我总觉得,你会是我未来最大的对手。在击败你之前,我不希望你死。”
林峰微微一笑,语气却极认真:“是不是对手,尚未可知。但我一定会活着回来。”
卢乎颔首,策马离去。青杰则大笑一声,一拳捶在林峰胸口:“和你打仗一定痛快!我都等不及了!”他眼中战意灼灼,“放心,若我擒住你,必不杀你,我要打到你服,打到你怕为止!”
话音未落,他已从怀中掏出一物,重重拍进林峰掌心。待林峰低头看去,竟是一枚温润的白玉发簪,配饰尚带余温,显然贴身珍藏已久。
青杰的笑声随风远去,身影渐没入铁骑洪流。林峰握紧玉簪,低声自语:“若真有战场相见之日,我饶你三次不死。”
他猛地拨转马头,扬鞭高喝:“出发!目标,西凉银州!”
这一声喝,竟透出几分豪迈之气,与平日的谨慎判若两人。明轮公主微微怔住,眸中闪过一丝诧异。
独眼龙长鞭一甩,鞭梢在骡子头顶炸开一声脆响,车队当即向东疾驰。罗桑身形稳如磐石,与战马浑然一体,缰绳松松挽在手中,马匹却如通灵般紧随队伍,不疾不徐。
骑兵之能,无非“骑”字。林峰心知,若想真正练出一支铁骑,便得先让这群人在马背上磨掉三层皮。
此去喀罗川尚有三百里,庞奇与岸尾的战场已然拉开序幕,他必须尽快赶到,亲眼见识这场十万人的古代大战。
西凉与岸尾交锋多年,彼此早已摸透底细。试探、骚扰、小规模厮杀过后,双方终究选择了最原始,也最残酷的方式,大会战。
半农耕半游牧的部族,经不起持久消耗,而喀罗川的广袤平原,正是十万铁骑搏杀的最佳舞台。
骑马三里,是享受;三十里,是负担;三百里,便是折磨。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非虚。
自日出至日落,队伍仅行一百五十里,堪称龟速。
冬日夜长,白昼不过五个时辰,这般速度,比步行快不了多少。青塘马尚能坚持,可马背上的骑兵早已摇摇欲坠。
林峰大腿麻木,却仍强撑姿态,维持将主威严。
罗桑依旧气定神闲,仿佛这一百五十里不过是闲庭信步。
明轮公主与两名侍女虽显疲态,却仍有余力,听闻她曾随叔父大军一日奔袭一百八十里,林峰几乎要放弃练兵之念,人家是数万铁骑,自己这两百人,如何相比?
【上半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