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频言情 >重生年代,燃情岁月 > 第895章 过分!

第895章 过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毕竟经过实践检验的武器都具有一定的采购优势。

李学武也是想去碰碰运气,万一遇着个冤大头想买了呢。

当然了,他是摆样子,做幌子呢。

今天轧钢厂造枪不上交易会,明天姬卫东怎么从轻兵所拿枪啊

外面卖得不好,怎么引起内地的注意啊。

炼钢厂那边的机器可没有因为总装的推销计划破产而停工,还在生产呢。

精确射击步枪的制造工艺要求严格,尤其是仿造标准的,更是严苛。

现在的产量不高,正适合磨练技艺,也减轻了一定的库存压力。

李学武这边也一直在想办法推销,总不能把姬卫东捧成个鍕火贩子。

“你也是想瞎了心了”

沈放吐了一口烟,冲他说道:“其他装具还有可能,可武器嘛”

“傻子才买呢!”

王小琴接话道:“华派的不需要,北派的用不着,地方武装还有可能,你有渠道嘛!”

“我想了,事在人为”

李学武坐在了齐耀武的身边,看着几人说道:“不过也没关系,现在不成,不代表以后也不行”。

“给你们瞧件宝贝”

他说着没带礼物,可还是从自己的手包里掏出一摆件来,放在了茶几上。

“这啥呀”

张成功看了一眼茶几上的小船,跟李学武问道:“你们厂又搞了新项目”

“差不多”

李学武示意了一下茶几上的小船,对着齐耀武问道:“认识吗”

“船嘛”

齐耀武将摆件拿了起来仔细端详,嘴里还拉硬:“左右都挑不出船的范围,还能是飞机啊!”

“这个叫游艇”

李学武点了点他手上的模型,解释道:“这玩意大了说二三十米,小了啥样的都有,可以远海,也可以娱乐晒太阳”。

“这是歪果仁玩的吧”

齐耀武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将摆件放回了茶几上,其他人也在看着。

楚南方挺有见识的,听李学武说了,就给众人解释了一下什么叫游艇。

众人听着新鲜,可都没说话,毕竟是资本玩的东西,距离他们太远。

尤其是这么奢华的大玩具,他们在想李学武拿这玩意献宝是何用意。

“船体是玻璃钢的,轻便耐用”

李学武拿着模型给他们解释着游艇的工作原理。

手一扒拉,示意道:“如果我说把游乐的设备去掉,船体加装一定的防御能力,再挂载一挺机炮,你们说这玩意能搞不能搞”

“能搞”

齐耀武笑着说道:“搞完你往哪儿搁啊”

“有水能开船的地方呗”

李学武将游艇摆正了,给他点头道:“咱们团有水上作战能力嘛”

“你来真的”

齐耀武瞪了瞪眼睛,看了他一眼,随后又同屋里其他人交换了眼神,均是思考了起来。

“真的假的暂且不说”

李学武面色没了玩笑,认真地问道:“要实现全天候作战准备目标,瘸腿可还行”

“那也……”

沈放迟疑着拿了桌上的模型皱眉看了看,轻声说道:“这船太小了”。

“考虑到机动性能,环境适应能力,以及作战半径”

李学武手指敲了敲茶几,提醒道:“目标越小越难打,敌人可不一直在陆地上,咱们也不可能永远执行防守政策”。

“我们不太合适”

赵振华有所顾虑地说道:“咱们是卫戍序列,四九城周边哪有水上作业条件啊”。

“怎么没有”

齐耀武突然开口道:“只不过这些任务多是舟桥部队在完成,咱们没有接触到罢了”。

他转头看向李学武,说道:“不过就算是执行水上作战任务,也多是气垫艇,或者直接钢艇”

一边说着,他一边点了点模型问道:“玻璃钢算哪般”

“出去执行特种作战如有侦查需要,自然是皮划艇占优势”

李学武解释道:“可咱们在卫戍范围内,常规任务更多一些”

“载重以班排为基准的水上作战力量更合适”

“钢艇却是具有防护能力,可要考虑训练成本”

李学武对齐耀武问道:“你能搞来钢艇给咱们训练”

“呵呵”

齐耀武自嘲道:“别说钢艇,就是特么木船我都搞不来啊”。

“我倒是没有质疑你的意思”

他点了点桌上的模型,道:“如果真如你所说,我自然愿意看到部队以更多的形式展开任务执行”

“但我得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不能一拍脑袋就上”。

“谁让你拍脑袋了”

李学武收回了那个模型,给几人说道:“就是让你们看看,过过瘾,真以为白送你们啊”。

“嘿!李副团长出去半个月,见外了啊!”

赵振华刚才那么说是有他的考虑的,在正治上,不是越能打越好,得符合身份和定位。

现在齐耀武和李学武都在考虑卫戍范围内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他自然也是不会再提意见。

这会儿见李学武收起模型,用一句玩笑,缓和了办公室里的气氛。

众人说说笑笑,互相通报了近期的工作内容,以及需要协调的工作。

不是正式会议,可所有领导都在,说的又是工作。

没选择在会议室,是王小琴的建议,这样开会更融洽,关起门来很多话都好说。

一旦去了会议室,那就是正式的会议了,要做记录的,这是组织程序。

今天李学武提出的问题,大家在办公室里讨论还可以,在会议室是不可以的。

包括对卫三团的训练和定位,是需要报备申请的。

当然了,掌握更多的作战技能,主动要求增项,上面是不会卡脖子的。

李学武今天提了这件事,主要还是未来船厂技术引进后的应用。

不可能白白的帮意大利人造了船,做代工。

得把技术吃进去,还得琢磨一下内销的问题。

李学武有考虑过内河巡查、应急保障、渔船游船等等,要说量大,还得是部队应用和采购。

这玩意儿其实吃透了技术,生产成本并不高。

如果真的高到离谱,海子公园里怎么可能用它当游乐船。

公园里天天碰撞都不怕,就说明这玩意有一定的适应极限。

让卫三团不仅仅具有陆地作战能力,还要有水上应急的能力,未来还要有空投作战能力,这是全天候卫戍的使命和目标。

你看齐耀武在这挑三拣四的,当他不想要

首先是李学武拿出了模型,不等于现在就能提供成品。

其次,团里正在磨合期,战斗力恢复还得一段时间。

最后就是卫三团的未来发展计划,他现在心里也打鼓,不敢真的照李学武说的那么想。

这件事在齐耀武心里一直翻滚着,琢磨着,会议开完了,他拉着李学武又说了好一会。

现在卫三团一营是特种侦查,二营是火力支援,三营是摩托化步兵,四营是电子放空,五营是工化。

他准备在负责勤务保障的六营实验一下这个想法。

哪怕是从其他营抽调一部分人员参与这个任务。

李学武没有现场应他,倒是就着会议上谈到的电子工业说了说四营的事。

技术反馈,是企业与防务最直接的联系,齐耀武死乞白赖地留着李学武在卫三团,就是要的这个。

刚才会议上,李学武提到了轧钢厂的技术引进项目,到时候会安排技术总结会,讨论转向的问题。

卫三团具有电子研发和实验的能力嘛

当然没有,别说团一级,就是再往上,再往上,再往上也没有啊。

这是代工电子技术,属于产业执行末端了,想要搞研究,吃技术,只能倒推。

不倒退行不行

行,放弃自主研发呗,永远吃生产的红利。

可李学武深知技术自主的重要性,现在代工生产,是为了未来生产自己研发的产品而积蓄力量。

当前最稳定的研发方向就是吃透外面的技术,贴合电子作战武器和系统的研发,安全很高。

李学武要在轧钢厂搞技术研发,借助了华清的力量,还要培养属于轧钢厂的人才。

无论怎么搞,安全是第一位的。

怎么保障研究所的安全呢

套娃,疯狂的套娃。

只要研究项目涉及到了保密方向,那在轧钢厂,李学武就能执行封闭管理和特殊管理。

谁敢过问

既保护了科研人员,又保护了当前的技术成果。

实验室在搞的项目就一定真的能成吗

怎么可能,所有项目都不敢保证一定能成功,十几年如一日都有可能的。

保密项目成不成功无所谓,不耽误期间“幸运”地研究出了其他成果。

轧钢厂,卫三团,乃至是关联到的其他单位,都有意抱在一起取暖。

人多力量大,人多了也好办事。

轧钢厂从华清接收了那么多人,一直没出事,靠的还不是这种复杂关系嘛。

李学武是在充分的利用手里的关系,给这件事套上一个合理的外壳。

——

从卫三团里出来,李学武直奔轧钢厂。

今天的会议依旧多,工作也很多,说不定这会儿办公室里就有人在等着自己了。

果然,人还没进办公室呢,桌上的电话铃声就在响了。

给坐在办公室里等着汇报工作的干部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稍等一下,他先接起了电话。

电话是栗海洋打过来的,李主任在开会,叮嘱他等着李学武,一回来就提醒关于六国饭店改造的事。

李学武答应了下来,挂断电话,这才看向等着自己的几人。

“在羊城,意外结识了几位外商,他们有来京城做商业旅行的打算”

李学武解释道:“李主任已经跟上面申请了,要做接待工作,地点就在六国饭店”。

“可饭店那边在用着呢”

冯行可接了李学武扔过来的香烟提醒了一句,随后借了工程副组长郎镇南的火点着了。

“这我知道”

李学武发了烟,也给自己点着了,沙发那边没位置了,就坐在了办公椅子上。

扔了手里的打火机,吐了一口烟皱眉道:“进步师生那边有信了吗什么时候走”

“请神容易送神难”

管委办主任丁自贵微微扬了扬脖子,道:“且走不了呢,说是要等下次接见”。

“我滴妈呀”

李学武苦笑道:“别不是赖在咱们这了,好吃好喝的供着,真当劳动食堂了”

“呵我是没辙了”

丁自贵摊了摊手,道:“今儿找你来就是想说说这件事,李主任那边也很恼火”。

“我能有啥法儿”

李学武抽了一口烟,道:“我还能一个一个去撵啊,没法”

“我看也是”

丁自贵无奈地说道:“形势没有变化,估计是不会走的”。

他没有负责具体的接待任务,自然不愁这个工作的。

但跟李学武的关系很好,两人现在又在一个组里共事,自然要关心和帮忙。

“六国饭店改造的事你打算怎么办”

“不管它,先搞定设计再说”

李学武也是挠头,给沙器之吩咐道:“约一下东风建筑的窦经理”。

说完又看了郎镇南一眼,道:“下午吧,同工程处的同志对接一下,拿个方案出来”。

郎镇南刚调过来不久,可在轧钢厂遇到的事倒是挺多。

以前的李学武是啥样他没亲眼看到过,只是有所耳闻。

可来了轧钢厂以后看到的,却都是已经上位了的轧钢厂最年轻厂领导。

你不承认

以前还有人质疑,可现在谁还敢质疑当初李学武的那个副书记岗位。

机关所有人都默认他是厂领导,没看见大家有事都来这边坐着等嘛。

李主任正在开项目协调会,晚一点要去上面协调相关工作,厂里新立项目接下来都是李学武在管理。

昨天都看见的那块肉,分肉的刀子就在李学武的手里,你说他们现在是个什么心情。

郎镇南服不服李学武不知道,但他办事,从来都不会让人挑出错来。

本可以叫了窦耀祖来,直接把改造事宜定下来,可郎镇南毕竟是主管工程工作的副组长。

一般项目都无所谓了,这种大项目,还是要注意团结的。

李学武给面子,郎镇南也看得懂,讨论了基建项目的设计思路,他主动提出要协调东风建筑入场施工。

理由很简单,东风建筑在居民区项目工程建设中表现出了很好的作业风格,工程质量也有所保证。

当然了,你要说这里面没有李学武的因素也是不可能的。

郎镇南也问过了,从李学武掌管招待所以后,这位姓窦的就开始介入到了轧钢厂的项目建设当中。

就算死瞎子也能看得出这里面的问题了。

可这是问题嘛

现在一把手李怀德不觉得是问题,财务那边没人提问题,纪监以前也不是吃干饭的,自然知道没问题。

大家都没问题,包括跟李学武不对付的人都挑不出毛病来,郎镇南能有啥办法。

也不是没有人背后调查过窦耀祖,可就凭借窦耀祖帮李学武家里修缮过房屋的关系,怎么可能判定两人有利益输出呢。

答案都知道,可所有人都解不开这个谜题。

东风建筑工程做的好,经理做人也很本分,再加上李学武的支持,轧钢厂的工程项目首先得是东方建筑来做。

李学武并没有矫情,在同郎镇南对接项目基建工作时也将关键点交代了个清楚。

工作嘛,该说的说,该提的提,别当面哎哎思思,背后说人家不行。

郎镇南话不多,说完了就告辞离开了。

丁自贵有些看不惯他,可也没表现出什么异样来。

由着冯行可就后勤和服务两方面,同李学武做了沟通。

这种工作应该是他跟薛直夫汇报请示的,可有请李怀德批准的内容薛直夫那边也拿不准。

毕竟业务上的协调现在都交给了李学武这边来负责,敖雨华手里虽然也负责这一部分的工作,可她说话没力度啊。

一般组织工作还行,可以慢慢推进,业务工作等不得。

只能来找李学武协调汇报,只要这边点头同意的,李主任那边基本上不看,直接签字的。

这就很奇怪了,李主任见天的忙,没时间管理厂里的业务工作,他又不愿意放权,搞的所有人都抓耳挠腮的。

也是有高人提醒,李主任没时间,可都把工作交给了管委办。

管委办谁在具体负责这件事啊

副主任都找不着李主任,可管委办李副主任这边可以直接拍板,什么工作能一边做,一边走流程,什么工作能先做,再走流程。

反正你要是着急,哪都别去了,直接来李学武这边汇报,能办就办,不能办的就自己换思路。

管委办李学武一家独大了

并不是,组织和厂务他就不管,协调工作也只负责拓展项目相关的内容。

这是李怀德定下来的,没人眼气,也没人闲话。

没见着管委办主任丁自贵都在这边抽烟喝茶嘛,谁能有什么异议。

送走了冯行可,丁自贵拿了茶壶,给走过来的李学武续了一杯。

“这老小子真能墨迹”

他说的是冯行可,对方工作比较认真,做事讲究方案,很有条理。

可在丁自贵看来就是墨迹,后勤和服务工作能找出多少着急业务来,八成是来露脸的。

李学武也理解,从羊城回来,他的办公室可以说的上是门庭若市。

看他的目光不一样,说话的语气都变了。

不说是阿谀奉承吧,可也都是讨论汇报的样子,让他也很心累。

我拿你们当同志,你们却拿我当领导!

过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