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扶光剑气碑(1 / 2)
第157章扶光剑气碑
在天色彻底暗沉下来之前,琅琊府就已经重新归于平静。
相较于之前的变化,无非是几点。
第一,无间地牢里多了一些人,少了一些人。
第二,多了一些需要修缮的建筑物。
第三,林氏内部清理了一批人。
当然,表面上是这么看的。
但实际上的影响要更加深远一些。
这一次虽然幕后黑手实际上是归一宗在捣鬼,但几乎没人知道,它明面上仍然是来自于北周的渗透行动。
其中有北周皇室的暗中支持,是否有五大派的决策在内,尚不清楚,但这次的失利象征着北周过去十多年来对于琅琊府的渗透计划宣告破产和失败。
过去的所有投入都打了水漂,同时一些隐藏在吴洲当地的门派也将被以雷霆之势犁庭扫穴的清扫一空。
不要真的以为林氏经营的是琅琊府一地,它的影响力就只限于琅琊府,这都是跨府连州的顶级望族,只是通常没有必要去展现出这种强大的影响力。
长久的影响来看,北周至少在未来三十年内,无法继续对琅琊府做些什么,而林氏本身也丝毫没有伤筋动骨,损失的人力物力几乎忽略不计。
短期来看的意义就是,林氏稳固的扎根于琅琊府吴洲之地,就能保证这一带的民生稳定,且这次林氏主动出手轻扫了和北周勾连的江湖门派,空缺的这些地盘,让出的真空地带,将会一定程度带动发展。
当然,它最重要的意义还是……民生的稳定。
只要林氏不乱,琅琊不乱,吴洲不乱,南楚就不会乱。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大胜。
虽然不必要宣之于口,但胜利就是胜利……所谓赢学,就是一种不断建立赢的概念来获得极大自信心的学说;小到个人,大到民族国家的自信建立,全都是要靠赢。
为什么宋的历史评价这么低,为什么大明那么招人喜欢,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赢学’来解释。
林氏这一次赢了,而且赢的十分彻底。
而北周方面输了。
赢了的人自然欢天喜地,而输了的人总需要搞清楚到底是怎么输的。
虽然对于琅琊府当地的渗透已经基本宣告完蛋,但北周在情报工作方面还是做的相当到位的。
很快,一份份口信和证据就如同雪般的送往北方,并且放在了诸多大佬的案板上,里面记录了关于琅琊府发生的一切情况。
即便是林府内部的一切不能为人所知,可在大街上的战斗那都是有明眼人看的一清二楚。
白轩,白月光,卧龙榜首。
这个名字早已名扬天下。
加上补天书的一次乱动。
街头巷尾的传闻中,白轩是如何拯救琅琊府的小故事已经不胫而走。
虽然理性来说,很多人都不相信白轩一个人就能解决掉整个琅琊府的骚乱,甚至驱赶了北周来的外敌,。
但偏偏他是真的一剑劈翻了努尔哈齐,劈完了努尔哈齐居然还升了一位。
如此扯淡的故事偏偏有了补天书的背板,因此可信度开始大幅提升,最终演变成了人人交口称赞的豪杰故事。
似乎源头之一,就是来自于几名和白轩有过几面之缘的绣衣卫之口。
偏偏故事虽然离谱的很,虽然关键步骤全都错了,但结论上没有任何问题。
没有白轩这次的超人发挥,林氏这波肯定是最大输家,林冲霄少不了家破人亡。
因此林氏对于市井传言的态度是听之任之。
你随便说,我也不管,我不仅不制止,甚至还能说两句好话,觉得你这吹的挺带劲儿。
理论上而言,林氏这一波抵住了北周的布局谋算,属于是值得被记下的一笔功劳。
自信建立的本质上是赢学嘛,既然赢了,那还不是随便我怎么编排
那随便挑几个表现出色的功臣出来,找几个年轻俊杰,把功劳揽在身上,春秋笔法一波,稍微加点艺术化的修饰,什么琅琊府十大杰出青年不就评出来了
找几个说书人吹嘘两句,找几个名士开个会,刷刷林家的声望。
可现在的情况,这些名声和名望基本上全都是被白轩一个人虹吸了。
偏偏林氏居然不管。
哪怕林氏是把白轩当女婿看待,也不该放过这个白白增长家族威望的机会,其他望族,卢氏王氏阮氏看了都觉得不太理解,他们这一次也是隔山观火,看的不是很清楚,但多多少少能了解些许内情。
林氏的态度也是令人沉思。
然后很快南楚内部的望族们也开始尝试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望族都是千年世家,彼此内部有广泛的联姻情况,它们都是各个地区的霸主,彼此有着不少的利益纠葛。
林氏起初肯定是想要彻底封锁消息,但很难,因为这一次动作有些太大了,包括这次的事情值得被警惕,移魂法这种事实在是骇人听闻,最好尽快把消息扩散出去,叫人堤防起来。
这个其实也是白轩的意思。
即便林氏不这么做,绣衣卫也会这么做,指不定到时候会拉着一些大势力的长老们开个知识讲座,仔细盘一盘归一宗,结尾再卖一点具有警示效果的开光物品进行带货。
虽然这么做,必然会让白轩继续扩大名声,甚至引发更多人的注意。
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白轩现在已经不是秀于林,而是造化钟神秀。
他哪怕想低调也没得低调,这时候遮遮掩掩反而容易让人产生一些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