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坐镇西南的不二之选(1 / 2)
“不见。”云早早干脆利落的拒绝。
“皇子妃,她说是关于您生死的大事,让你一定要去见她。”宁商如实转告侯夫人的话。
“你告诉她,生死有命,一切要顺其道法自然,该死的活不了,该活的也死不了,让她不必太过于执着生死。”云早早从软榻上起身,伸了个懒腰,往外看:“这天都要黑了,你家主子什么时候能回家。”
“您担心的话,可以进宫去看看。”宁商回了一句之后,便告退了,还要去转告侯夫人。
侯夫人正坐在轮椅上,时间到了这个时候,即使宫内还没传来任何消息,也可以确定了,定然是西南那边出了大麻烦。
她此刻心急如焚,把能拜访的高官勋贵家都去了一个遍,可人家要么就是闭门不见,佯称不在家,要么就是一个劲的推脱,什么都不应。
她已经没了任何办法,除了把希望寄托在云锦月身上,就只能过来碰碰运气,找云早早了,见宁商出来,赶紧问:“云早早人呢?”
宁商道:“我家皇子妃说了不见,侯夫人还是请回吧。”
侯夫人一点求人的样子都没有,依旧是气势凌人,颐指气使:“狗奴才,你跟她说了没有,我有事关她生死的事情要告诉她,快点让她出来见我。”
其实是没有的,可是想让云早早帮忙,只能临时编出来一个吓唬她,让她不得不站在侯府的一边,帮侯爷求情,让皇上从轻发落。
“说了。”宁商神色淡漠,重复了一遍云早早的话,道:“天色已晚,侯夫人还是请回吧。”
侯夫人气得双眼冒火,肺都要炸了,怒不可遏的质问:“她当真如此无情无义,不忠不孝,要看着侯府去死吗?”
宁商没回答,只是无情的重复:“侯夫人请回。”
事到如今,她还是没觉得她做错了,还是要把所有的错误都怪罪在皇子妃的身上,她也是真的没救了,可悲又可笑的很。
侯夫人绞尽脑汁想出来对付她的办法,还她不吃这一套,还是把被拒之门外。
她虽恨不能将她给碎尸万段,可也不敢在这里耽误时间,此路不通,得想办法再去其他人府里碰碰运气。
宁商见她坐上马车离开,刚准备转身回府。
齐大回来了,还没下马就着急的喊:“不好了,陛下盛怒之下,把主子给砸了个头破血流,主子人昏迷了过去,齐院正束手无策,皇子妃呢?”
“我马上去叫皇子妃,你快些让人准备马车。”宁商见他如此慌慌张张,冒冒失失的,便知道情况还好,要是主子真的出事了,他绝对不会喊这么大声,恨不能所有人都知道。
马车的速度,哪里有骑马快。
云早早拒绝了马车,骑马跟着齐大一起进了宫。
萧珩人现在还在太极殿里,被砸伤了之后,正隆帝在群臣的劝谏下宣了太医给他看伤,却没让人抬他下去休息。
太医也没离开,正隆帝大发雷霆,受伤的不止萧珩一个人,太子也伤了,只是他最严重罢了。
云早早入宫之后,没去太极殿,直接去了寿康宫,请了太妃随她一起。
太极殿,是议政的地方。
云早早也进不去,便远远跪在了殿前。
守在殿门口的侍卫,见到她还没什么,不至于为了她去冒险挑战正在盛怒之中的正隆帝,不过看到太妃也来了,便不得不进去禀告了。
正隆帝听说太妃来了,胸腔内熊熊燃烧的怒火才终于熄了些,看着脸色惨白,眼看着跟有进气没出气一般的萧珩,挥了挥手,眼不见为净:“把他给朕抬出去。”
这逆子,当众顶撞他不说,他不过就拿侍卫的剑砸了他一下,他就开始装死。
当初要不是他也跟着举荐武安侯去西南平乱,能发生这种是吗?十万大军几近全军覆没,那可都是西南的精锐啊!
他只要想想,心头都在滴血,精锐部队被叛军一网打尽,剩下的那群乌合之众,打都没打,就直接投降叛军了。
如今整个西南,尽数落入了叛军的手里,还用前朝大齐皇室第十五代孙的名义,打出了反周复齐的名号,再过两天,都要立国了!
萧宸也被打了,额头出了血,伤口处理了,被缠了一圈纱布,还在冒着血,垂首而立,也跟不敢说话。
当时举荐武安侯的人,自然也包括他。
父皇认为就是因为武安侯不听劝戒,好大喜功,贪功冒进,才会酿成此大祸,顺带着把战败之事,也算在了他们这些举荐之人的头上。
正隆帝等萧珩被抬走之后,看着地上他流的一滩血,神色越发凝重,问:“众爱卿觉得,朝廷还有谁能担此大任,去西南平乱。”
兵部尚书曹卫是不想说,也得硬着头皮出列的,道:“陛下,臣有一人选,镇守保山的陈玄同陈将军,十年前层以一万兵力大破蛮族十万大军,或许可以让他一试。”
谁都知道,陈玄同镇守边陲小城,就是大材小用,有正隆帝的私心在,可之前谁也不敢说一个不字,如今西南战事刻不容缓,派一个有能力力挽狂澜的将军过去坐镇迫在眉睫。
此事人就在西南,又有这个能力的,便只有他一人而已,只能冒死进谏了。
有大臣跟着附和:“陛下,臣复议。”
更多的大臣站了出来:“臣等复议。”
萧宸却是一脸愁绪的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陈玄同将军是个很好的前锋,适合打闪电战,以出其不意的战术,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可把控战场全局之事,他并不擅长,还需一个有经验的军师坐镇中军,进行布局指挥。”
他话说到这里。
文武百官们便知道他所说的这个人选是何人了,可各个噤若寒蝉,不敢吱声。
纵观整个大周,能把蛮族打散吓破胆,放弃王庭,远遁冰天雪地,寸草不生的西北之外的人,除了摄政王,便只有九皇子萧珩了。
可他现在,人已经废了,又瞎又残也没任何干大事的心气,去了西南又能起多大作用呢?
正隆帝压下眉眼,气势迫人:“哦,那太子以为,何人过去最为合适呢?”
萧宸倒是回答的爽快:“儿臣觉得,九皇弟是坐镇西南的不二之选。”
大殿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之中。
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