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现代都市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679章 李治如何比得上朕(第二更)

第679章 李治如何比得上朕(第二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679章李治如何比得上朕(第二更)

正月十五,望日大朝。

太极殿中,百官肃立。

御榻之上,李承乾放下奏本,看向群臣最上的长孙无忌:“舅舅,太子上奏请封禅嵩山,你如何看”

长孙无忌从群臣当中站出,然后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可以,陛下自登基以来,败吐蕃,破平穰,灭泉盖苏文,灭西突厥汗国,武功昌盛,这几年间,每年天下丰收,又有殿试遴选人才,文治清明,如此人心所向,陛下封禅嵩山可矣!”

殿中群臣肃穆安静。

封禅并不是一件多稀奇的事情。

先帝时期,先帝就曾经数次打算封禅泰山,但偏偏天下多灾,又有战事,最后也不得不停下。

最后是皇帝在先帝退位太上之后,主动为先帝在嵩山封禅的。

如今皇帝要在嵩山封禅,知晓其中内情的人都明白,这事不可能成行;便是不知道内情的人,也知道此事不易。

李承乾侧身看向另外一侧的程知节,问道:“卢国公,你怎么看”

程知节站了出来,干脆利索的拱手道:“臣以为可以。”

“封禅啊!”李承乾目光抬起,轻轻看向殿外。

封禅的提议虽然是他自己提出来的,但说到底,不过是为了将那些西突厥贵族留在长安,做的权益之策。

至于真心封禅。

李承乾心中摇摇头,现在他的还没有资格。

他也不想现在封禅,因为当他有更多功劳面对天下,面对上天的时候,他才会去进行封禅。

“好吧,既然太子、诸王和百官相请,那么便如此定下,年底腊月二十三,封禅嵩山。”李承乾看向群臣,目光在群臣当中扫过,直接说道:“礼部尚书!”

“臣在!”褚遂良神色认真的站了出来。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以你为封禅大使,里外准备封禅之事,全心些。”

“臣领旨!”褚遂良明白皇帝的意思,这一次虽然是以留西突厥贵族在长安,以求朝中在西突厥的制度能更快的建立和铺展开来,方便朝中更顺利的整个西突厥而做的一次战略欺诈,但该做的,依旧要去做。

虽然糜费不少,但相比于朝廷顺利的在西域布局,顺利的掌控整个丝绸之路,这样的付出还是值得的。

李承乾看着群臣,说道:“既然要封禅,那么今年去洛阳的事情就要调整。”

正常来讲,李承乾要在三月中,便启程前往洛阳东巡,但既然要封禅,那么这个时间就必须往后延。

“皇后预计会在七月底八月初诞子,所以,就定在八月底启程洛阳,正好秋收也结束了。”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八月底启程,那么三月太乙青华观和大慈恩寺祭祀,这样,五月,朕去一趟昭陵吧,父皇过世八年了,朕也该再去祭祀了。”

“喏!”群臣肃然拱手。

现在是冬天,那些西突厥人要启程返回西突厥,起码要在三月天暖之后,而五月,皇帝要去祭祀昭陵,祭祀太上皇,便是那些突厥人,也不会愚蠢到这个时候要回西突厥。

之后便是年底封禅之事,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但凡是个有身份的西突厥贵族都不会拒绝这个盛事。

当然,如果真的有人想要回去西突厥,他们哪怕离开长安,也是回不到西突厥的。

因为他们路引,完全掌握在朝廷之手。

这样只要这些西突厥的人跟着去了洛阳,那么他们再要回长安,就是明年三月了,回到西突厥就是明年秋天了。

明年秋天,两年之间,足够杜凤举完成所有的布局了。

接下来,西突厥的一切都会掌握在朝廷的手上。

直到最后……

李承乾抬头,看向群臣道:“既然要封禅,那么今年天下事便都要注意,尤其是春种秋收,传朕旨意,天下各州县刺史县令,务必保证今年境内丰收,以贺封禅盛世,任何人不得怠慢,违者严惩。”

“喏!”群臣凛然拱手。

李承乾眼底闪过一丝戏谑,群臣虽然已经足够重视了,但还是没有弄清楚他的真意,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认真说道:“朕要求不多,尽可能今年天下,不要饿死任何一个人。”

群臣惊愕的抬头。

李承乾身体微微前倾,一字一句的说道:“朕欲行封禅,然能昭告上苍者寥寥,文治也好武功也罢,从来没有比能使天下苍生免于饥饿,更能够打动上苍的。”

“喏!”长孙无忌率先反应了过来,随即郑重拱手道:“臣等恭领圣命!”

“臣等恭领圣命!”群臣紧跟着也反应了过来,齐齐拱手。

同时,他们也明白,皇帝这句话,其实并不是针对这一次的封禅而言的,而是针对整个封禅之事而言,他是认真的。

将来如果皇帝要封禅,便要天下州县刺史县令,保证境内百姓不要因为粮食不足而饿死。

当然,这不涉那些羁縻州。

但这也极难,天下穷苦之地无数,谁知道哪个犄角旮旯里,就会有人因为粮食不足而饿死。

可转念想想,若真能成就此业,那是何等旷世的功业啊!

皇帝在此昭告天下,此其真志也。

以封禅而明敕,天下刺史县令,皆须为此而竭力。

群臣躬身间,对皇帝的心胸,感到无比钦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