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现代都市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674章 天可汗(第三更)

第674章 天可汗(第三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674章天可汗(第三更)

九月秋末,草叶枯黄。

如今虽然还没有到年底,但是来自天下诸番的国君,使者,已经密密麻麻的抵达了长安。

高句丽国王高宝藏,甚至不惜跋涉千万里,也到了长安。

甚至还有倭国使者,不知道什么时候听到了消息,也在这个时候赶来了长安。

但皇帝没有见他们任何人。

因为李靖回朝了。

……

金光门。

李承乾伸手将白发苍苍的李靖扶上御辇,然后才微微抬手。

御辇立刻被抬了起来。

太子李象和李靖次子李德奖;左右骑马跟在两侧,身后才是长孙无忌,李靖等众多文武群臣。

无数金吾卫排列在长街两侧,神色肃然,然后又满眼崇敬的看着李靖。

更多的长安百姓,则是站在长街两侧远处,眺望和皇帝坐在一起的李靖。

“国公之威,已经超过前汉长平侯卫青。”李承乾目光看向四周,神色感慨。

李靖轻轻躬身,笑着说道:“其实说起来,老臣更羡慕雁门郡公,封地祭海,勒石记功,他那是远超冠军侯之举啊!”

“话虽然如此,但雁门郡公里外不如国公多矣,朕是指望他日后能像国公一样,坐镇西吐谷浑,这才想出来的一记手段。”李承乾抬头,说道:“雁门郡公想要比拟国公,恐怕得等到他灭了吐蕃以后了。”

吐蕃,一提到吐蕃,李靖神色立刻肃然起来,低声道:“陛下,这几年吐蕃安心经营,已有兴盛之象。”

“无妨。”李承乾微微摇头,说道:“只有他有了兴盛之相,他才会从高原上下来,然后主动介入西突厥诸事,这样,我们才正好灭了他。”

“那么杜凤举”李靖顿时听出了李承乾话里的意思。

“那是苏定方的事情了。”李承乾微微抬头。

杜凤举做安西大都护已然是极限了,让他领军平叛,开什么玩笑。

真正要灭西突厥隐患,还有吐蕃的,是苏定方,裴行俭和王方翼。

这里面的事情,李承乾心里有数。

不知不觉中,御辇已经到了宫中,李承乾直接让御辇抬着他和李靖到了贞观殿。

这是自从李承乾登基以来,第一个进入贞观殿的朝中老臣。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看着抿了一口牛奶的李靖,说道:“这一次国公回长安,日后除了朔望朝会,其他常朝便不用参加了,平日里多睡会,多养身,有心思了便到东宫走走,替朕教导太子一些军中之事。”

“陛下!”李靖惊讶的抬头。

皇帝让他不参加常朝,这是在李靖的预料当中的,毕竟这些年皇帝对老臣的优渥是百官都看得见的。

刘德威这样的老臣,在病逝之前,做了两年的中书令。

还有唐俭,一样是不参加其他餐常朝,只参加朔望朝会。

皇帝图的是长久。

每个老臣多活两年,哪怕是什么都不做,光是坐在那里,便是对皇帝最大的帮助。

李靖真正在意的,皇帝让他教太子学习兵法,而且完全不是随意说的,是真实来说的。

李承乾微微抬头,说道:“太子已经大婚有几年了,朕的皇子们也都在逐渐长大,早晚朕会将他们都送出长安,然后就任地方,或许一开始会近一些,但以后都会到四方边州任职,就比如辽王。”

辽王的封地在辽州,李承乾将来必然会让他做辽州刺史,而且几年之后,还会调任菟州,甚至更南的地方。

“还有雍王,将来太子登基之前,朕会将他派到吐蕃去,替朕看着吐蕃,顺便看一看天竺。”李承乾笑笑,说道:“雍王要窥伺天竺,甚至将来还要对天竺作战,他这个太子,是有必要学一些精妙的兵法的,起码要对军中之事了解足够。”

“是!”李靖躬身,说道:“陛下英明。”

皇帝愿意将自己的儿子都送的远些,除了能稳定天下,也能让朝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竞争。

“西突厥的事情。”李承乾神色认真起来。

李靖笑笑,说道:“陛下做的是对的,东突厥这么多年了,都依旧有人心怀不满,更别说是西突厥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庭州以北的确不适合整个西突厥迁移,而若是强行迁移的话,到时候回纥就会盯上碎叶川了。”

“回纥啊!”李承乾轻轻点头,东突厥亡了,西突厥和薛延陀取代了他,薛延陀亡了,回纥取代了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