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皇帝心有猛虎啊!(第二更)(1 / 2)
第639章皇帝心有猛虎啊!(第二更)
长孙无忌思索间,一道身影出现在他的身侧,将他面前的茶杯拿起。
烛光一遮,长孙无忌顿时回神。
他抬头一看,是张阿难。
“司空,茶凉了。”张阿难将凉了的茶杯拿起,换了一只新的茶杯,提起茶壶倒了一杯,然后才躬身退下。
“谢过张监!”长孙无忌很客气的点头。
张阿难是秦王府时期的老人了,这些年在先帝和皇帝的身边一直执掌百骑司,甚至还有一些连长孙无忌都不知道的力量。
转过身,长孙无忌看向李承乾道:“陛下想用高句丽来彻底取代河北,的确是妙招,毕竟终归来讲,东岛是外人,但陛下,也正是因为如此,光是高句丽有近两百万百姓,河北的负担压在他们身上,臣恐那边不会太安定。”
“难道舅舅以为,朕只要宽厚的对待高句丽百姓,他们就会安定吗”李承乾摇摇头,说道:“他们身为高句丽人太久了,大唐想要彻底统治他们,不好好的杀些人是不行的,这样正好让河北的百姓过去,以他们为骨干杀人,河北百姓的怨气正好发泄出去。”
“府兵!”长孙无忌点点头,皇帝说了,日后要加大河北府兵的招募,然后驻扎东岛。
“大唐开国三十五年了,一切制度已经成了惯性。”李承乾抬起头,叹声说道:“舅舅,朕想过对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朕发现这并不容易,尤其是里外有战的时候,所以只能在一些细节地方缝缝补补,希望能有生效。”
李承乾是真的深入的思索过如今大唐运行的制度。
从开国到现在,从武德,到贞观,到现在的永惟,天下是在逐渐走向盛世的。
这说明如今的制度哪怕是有瑕疵,但也还没有走到需要彻底颠覆的地步,所以他需要的不是彻底对体制做大手术,而是查找这个体制的不足和缺陷,然后进行弥补,让它能够在巅峰走的更长,爬的更高。
直到将来它从巅峰滑落的时候,再对他进行大手术的改革。
而不是现在胡乱的进行大手术,然后导致局势反噬,乃至于他自己都收拾不了的地步。
所以,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消除隐患,进行枝节上的修改。
如今的大唐,刚刚从贞观年间过来,绝大多数朝臣心中都有一种维持贞观盛世,甚至将整个盛世推向更好的理念。
现在这个时候真的没必要折腾太多。
维持这个向上的势头,进行约束和修改,清除一些未来可能会造成巨大问题的隐患,让盛世更加的昌盛,更加的持久,这才是一个成熟的皇帝应该做的。
李承乾现在也在逐渐的成熟。
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也很不容易,尤其是在还有外敌的情况下。
……
“陛下想的是对的。”长孙无忌有些赞叹的点头。
他其实最怕的也是皇帝做大幅度的变革,那样怕是连他都未必控制的住。
“所以朕明年去趟河北,在接大军回来的时候,免了河北一年的租税,让河北百姓缓一个气。”“然后宣布百姓迁移到菟州,可免三年赋税。”
只免租税,而其他不变。
这是这几年试行比较合适的安抚百姓的方法。
稍微停顿,李承乾继续说道:“菟州刚入大唐,朕也打算免三年赋税,如此加一起就是六年。”
免六年的赋税,这足够吸引相当多的人前往菟州了。
“陛下仁德。”长孙无际想了想,说道:“可是陛下刚刚免了河北的租税,河北百姓不会轻易背井离乡去菟州吧,这种情况,恐怕更多的是会被河北的世家占了便宜。”
李承乾点点头,长孙无忌说的是对的。
大唐苛政以待河北,但实际上朝中真正的帮手,正是河北的当地世家。
所以,当朝中有好的政策和制度落在河北的时候,第一个发现利用,享受其中利益的也正是河北世家。
“舅舅说的没错,朕也想过这一点。”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摇摇头道:“但是舅舅,若是河北的世家都不愿意去菟州,不愿意去高句丽,百济和新罗,那么河北当地的百姓又怎么会能愿意”
长孙无忌一愣,随即缓缓点头。
世家的带头作用不容忽视。
“所以,一开始让河北世家得益便得益吧,找个铁面无私的,在菟州设出规矩,让世家不要太过得益就好。”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朕想,第一年的时候,河北的百姓到菟州的应该不多,但到三年的时候,百姓应该就会急了。”
“为何”长孙无忌有些不解的抬头。
“菟州免赋三年,朕可以改成三年之内,但凡迁移到菟州的,依旧可以享受菟州的土地免赋三年之策。”李承乾轻轻笑笑,说道:“但三年之后,再到菟州的,就只能够享受人到菟州的三年免赋政策了。”
土地有三年的免赋政策,人有三年的免赋政策,加起来就是六年。
但晚了一步,三年到头,那么就只有三年了。
“百姓啊,总是图着占便宜的。”李承乾摇摇头,叹声说道:“只要消息从菟州传回河北,那么三年快到头的时候,百姓就会因为没有占到这三年免赋政策而着急,这样自然就会有人迁移到菟州去了。”
长孙无忌顿时忍不住的拱手道:“陛下英明,臣钦佩万分。”
“到了菟州,安定下来,从容收拾,和当地人融为一体,然后成为府兵,正好三国灭亡,河北人往南压制,这样整个循环就能建立起来。”李承乾目光朝着东北方看了一眼,说道:“而且如果不出意外,越是往后,到菟州的河北人会越来越多。”
“这是为何”长孙无忌下意识的问道。
“舅舅,河北的负担虽然比较重,但实际从刘黑闼武德三年谋反以来,河北已经承平三十年,人口繁多。”李承乾想了想,道:“这几年因为战事,河北压力颇重,百姓虽不至于怨声载道,但也是苦不堪言,所以明年朕免租税一年,他们就能轻松一些,可是过几年,甚至越往后,压力重来,这样反而不好接受,前往安东便是他们最好的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