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林家的定向培养,天玑轮首航(1 / 2)
第260章林家的定向培养,天玑轮首航
经过林千帆一番深思熟虑,最后确定林家出八十人,筑基家族合计出二百二十人,再加上一个假丹,五个筑基,合计三百零六人。
林家这八十人中,二十个是从其他各条船上调过来的优秀骨干,有来自镇涛舰的、也有来自白鲸号的、还有从二阶灵船上调过来的。
他们有一个共性是明明能力已经不错了,但其原本所在体系暂时没有了任何升迁空间,因为上面的人还没有退,他们难以晋升,所以一到天玑轮就能升迁,成为管理者之一,拥有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
而剩下六十人则全是林家年轻一代,都是最近两三年族学毕业的优秀族人。
他们在学习时期就非常突出、在已经参加工作的这两三年里在岗位上表现也很突出,所以要把他们调到天玑轮上来接受进一步培养。
因为天玑轮事情多,人手少,人均所需负责的具体事务将会更多,所以人人都需要拥有很强的综合素质、要能同时兼顾多个职位、能承受高强度压力、能在压力下成长。
只要他们表现的不错,历练个几年就可以重新回到群岛中得到进一步升迁,掌握权力,然后再轮换其他年轻人上船来接受培养。
此前林家创办了一个林氏学府,现在已经开始招生办学了,但那里招生特别严格,显然这些船工还没有优秀到可以去那里进修的层次,他们只是普通族人中的优秀个体而已。
而剩下的二百二十个名额则由林千帆选中的那些筑基家族推举,三四个人就要负责一个规模不小的铺子,同样也需要承担数个角色,那他们也必须都是人才中的人才,不可含糊。
虽然外包了五十四个商铺,但实际上是由三十多家筑基势力承担的。
因为林千帆是优中选优、综合考虑、顾全大局,所以剔除了重迭部分,导致有些家族占了不止一个席位,而有些反而一个都拿不到。
没办法,竞争力不足就应该被淘汰!
而那三个老年筑基所在的势力就都占了好几个席位,这也是人家该享受的一点特权。
“日子已经选好了,就在季春的第一天!”
“那行!航线呢有没有合理的规划”
“有的,咱们先由南向北出发,经过…这几个金丹势力,然后去往西北域…分别停留这几个金丹势力,然后绕道寂静海边缘,去往西南域和南域的这些金丹势力,形成一个大圈,最后回到群岛,整个行程预计耗时一年整!”
林千帆在整个内海地图上划出一个歪歪扭扭的圈,圈上大多数停靠节点都是这次在武威殿游学中认识的那些同行者所在的金丹势力。
内海四域面积太大,其实林家和很多金丹势力基本都没有什么交集,但林千帆可以来做这个枢纽,让大家建交,进行一些商业往来。
或许这个生意对金丹势力而言只是小小的一笔,但却因此建立了关系,能够互相影响。
“可有提前给他们发函通知”
“还没有,但现在发也来得及。”
“那行,就这么办吧!”
三长老虽然是假丹修士,是林家高端战斗力之一,但假丹修士没有任何前途了,他后半辈子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为林千帆护道!
林千帆去哪里他就去哪里,免得夭折了。
林家真的很需要天玑轮挣的这点钱吗
也不是很必要!
以林家现如今这个发展势头,天玑轮挣的钱只是诸多细水长流中比较显眼的一个,放在二十年前肯定是支柱产业之一,但现在不算。
包括白鲸号也同样如此,不算支柱产业,虽然它们都是三阶舰船,但挣的钱和资源主要还是一二阶的,其稀有度有限。
只有镇涛舰才是林家重要支柱之一,因为镇涛舰接的每一个任务的报酬最差都是用上品灵石来结算,甚至可以要求用其他三阶灵物来结算,这些东西才可以显著的提升林家实力。
所以林海潮买回这条天玑轮来跑商这件事其实是家族在定向培养林千帆!
毕竟潜水里养不出蛟龙,只有顺着林千帆的意愿、把他放出去畅游,才会潜力更大。
这也是家族体制的一个优势之一,由于只能偏重培养少数人选,所以当确认核心培养人选之后,可以针对性的资源倾斜、定向培养。
只要每一代培养的那几个少数种子中有人撑起了这个家族,那么家族就可以长盛不衰的一直传承下去,他们都和家族绑定的很牢固。
当然,其弊端同样也很明显,如果某一代几个核心种子都是废物,那么该家族就会在没有外力干扰下自己掉进一个极度衰弱期。
而且这种自己把自己发展报废的案例也不少见,不少只有一个金丹修士的末流金丹势力很容易遇到这种情况。
他们可能一两个甲子才能扶持一个金丹种子冲击金丹,如果连续几个种子都冲击失败,几百年时间匆匆而过,金丹修士续不上潮,自己就废了。
林家现在属于是完全脱离了这个阶层,每年结余的灵石量很大,培养金丹种子不算多少负担,其实已经在展望元婴了。
而林千帆和林千雪显然就是两个种子,只不过元婴培养计划还没有具体确认出来,毕竟目标太过超前,有些超出想象。
而林千帆认真挑选这些炼气船工人选时同样也是在定向培养这些后辈子弟。
只要他们有天玑轮上的几年工作经验,以后混个不错的职位、有个不错的人生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