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现代都市 >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 第200章 这下可抄着了

第200章 这下可抄着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登陆抢掠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精良的火铳、大筒,不是锋利的刀,而是情报!”

“一个关键的情报,不知能少死多少人,多抢多少金银财宝。”

“故而,泥轰的大小海盗头目,在买情报的事情上一向是不吝钱财,一掷千金。”

“我是大阪人。天生就会做生意。但苦于本小,胆也小。做不了一本万利的抢劫生意。”

“五年前我灵机一动。既然大小海盗头目对明国情报如此渴求。我为何不来大明,专做情报生意”

林十三打断了北条浩二:“你这五年凭着这桩生意赚了多少银子”

北条浩二答:“大约三十万两左右。”

林十三咋舌:“真是日进斗金,财源滚滚啊。”

孙越插了一句嘴:“得来的银子呢都让你藏哪儿了”

北条浩二的回答让众人惊讶:“银子全部被我换成了贵国内陆的良田。另外置办了一些别的产业。”

林十三疑惑:“你一个倭国人,在大明赚了银子不带走,反而在大明置业这是何道理”

北条浩二答:“泥轰国自唐朝起便仰慕泱泱华夏。华夏无论是出产还是文字教化都远胜于泥轰。”

“如今泥轰藩主大名林立,连年内战,民不聊生。”

“留在大明,远胜于返回泥轰。即便为了我的后代,我也绝不回泥轰。”

林十三道:“看不出,你还有此等见识。”

北条浩二开始求饶:“我知道,我犯的是贵国的死罪。我愿交出所有产业,将自己所知之事统统告诉您。”

“只求您饶我一命。”

林十三问:“你那条船上,有三个姐儿、四个小厮、两个厨娘外带鸨母是你的人,即倭寇暗桩。其余人都是无辜的,对嘛”

北条浩二答:“是这样。”

林十三又问:“最近有人从杭州带出了有关浙兵戚继光部的情报,准备到南京交给你。有这回事嘛”

北条浩二答:“有这回事。带出情报的人名叫波多叶乙。是长期给我供应情报的人之一。”

“浙兵戚继光部是贵国新组建的军队,十分神秘。有关他们的情报炙手可热。”

“情报还未到手,大海盗头目之一的武藤环已经给了我七千两的预付银。”

“情报在盐城沿海交割后,另有八千两的尾银可收。”

林十三追问:“波多叶乙何时进入南京城与你接头”

北条浩二答:“按照约定,他会在明日傍晚时扮作商人上我的船。”

林十三道:“你拿到情报后,如何跟盐城沿海的倭寇交割”

北条浩二如实供述。

林十三心中有了一个顺理成章的想法:将波多叶乙抓捕后,不如顺势将真情报掉包,给倭寇头目武藤环提供一份假情报。

想到此,林十三道:“北条浩二,我可以饶你不死。但你要与我好好配合。”

暗桩,潜伏者也。要冒着杀头的风险待在凶险之地。

暗桩敢冒险,无非四个原因。钱、理想、女人、被要挟。

北条浩二潜伏南京只是为了钱。

如今事情败露,林十三让他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

北条浩二当即表态:“我愿好好配合!哦,我还有一件东西要交给您!这样东西一定对您大有裨益。”

林十三问:“哦什么东西”

北条浩二答:“贵国有许多高官,家人都在跟泥轰海盗做生意。”

“这五年来,我搜集了不少与此有关的情报。泥轰海盗是不要这些情报的,我只能藏在南京城的一处地方。”

林十三打断了北条浩二:“你是说,你有大明官员通倭的名单”

北条浩二道:“不止名单,还有他们与泥轰海盗交易的一些详细状况。”

“按照你们明国的官衔。上面记录的正四品以上官员便有十多位。四品到七品的四十几位。”

这下可抄着了!

林十三和身旁的张伯对视了一眼。

张伯问:“东西被你藏在何处了”

北条浩二答:“牌楼门大街宝护胡同东首第一座四合院,四合院内有一棵石榴树。就埋在石榴树下。”

林十三吩咐张伯:“这事你带人亲自去办。”

张伯起身:“好。我这就去牌楼门大街。”

林十三道:“想不想照旧在秦淮河上开你的文苑秀居,继续做你的情报生意”

北条浩二连声道:“不敢,不敢。您能饶我一命,我已是感激不尽。哪还敢做非分之想”

林十三却道:“不!文苑秀居我让你继续开下去。情报生意我让你继续做下去。只不过嘛.”

“你今后只能将我提供给你的‘情报’卖给沿海的倭寇头子们。”

北条浩二是聪明人,当即领会:“您是说,卖给他们假情报”

林十三是这样盘算的:既然已经把倭寇的情报窝子寻到,直接掀了岂不可惜

不如让它继续存在下去。为倭寇提供假情报。待到关键时刻,一份假情报甚至有可能左右抗倭的全盘战局!

当然,平时也要投喂给倭寇头子们一些无关痛痒的真情报。

林十三道:“你是聪明人。只要你听我的,我保你今后平平安安活在南京城。”

“只不过,文苑秀居的姐儿、老鸨、小厮、厨娘等等,全部要换成我的人。”

北条浩二有何不愿当即表态:“我全听您的吩咐。”

过了大半个时辰,张伯回来了。他手中拎着一个铁箱:“十三,东西我取回来了。”

林十三吩咐左右:“你们先将北条浩二,哦不,赵二赵大茶壶带下去。没我传话你们不得再进堂屋。”

众人离去。堂屋中只剩下了林十三和张伯。

张伯把铁箱放在桌上。林十三打开。只见里面是厚厚一沓纸。

林十三仔细翻阅起来,时不时发出一声惊呼:“他他还有他我的天,连满口仁义道德的他也通倭!”

“什么他浓眉大眼。看不出这厮竟也在跟倭寇做生意!”

张伯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我的天。这一箱子东西若公之于众,朝廷恐怕要大变天!”

林十三放下手中的纸:“这些都是风闻记录。没有实际证据。若公之于众,不但扳不倒任何人。你徒弟我的脑袋反而要不保。”

张伯问:“你打算处置这铁箱交给皇爷”

林十三却道:“不。我打算自己留着。”

张伯惊讶:“你要挟隐自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