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频言情 >归义非唐 > 第371章 五府都督

第371章 五府都督(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甲胄的声音不断作响,刘继隆带着高进达、崔恕、李骥三人走入都护府正堂坐下。

四人才刚刚坐下,便见崔恕主动作揖道:“节帅,曹参军那边,是否还需要留他挑拨朔方镇的胡汉关系”

“不必,召他回来吧。”刘继隆摇了摇头,如今朝廷已经决定要对陇右下手,那就没有必要玩什么挑拨人心的小手段了。

陇右有战兵六万三千,披甲率为十成,控弓率为十成,控弩率为五成,而战兵之中又有披马甲的半具装精骑,数量为八千。

八千精骑基本都被刘继隆调到了陇西都督府治下四镇,倘若朝廷挥师西进,刘继隆也自有办法依靠精骑摧毁官军。

除了战兵之外,陇右还有四万州兵和屯兵,州兵虽然只有胸甲,但弓弩箭矢和刀枪皆不缺。

乡野中的屯兵虽然说没有甲胄,但寻常时每月操训两日,必要时刻可以着胸甲担任战兵扈从,比普通壮丁强一些。

六万三千的战兵,四万的州兵和屯兵。

这样的战兵和州兵、屯兵数量,若是在算上陇右充沛的挽马群,至少可以保障大军在境外二百里范围中作战,无需从境内发动民夫来转运粮秣。

若是把州兵和屯兵集结一处,配合八千精骑作战的话,那五百里范围内也不用征召民夫。

五百里的补给范围,足够刘继隆集结大军从兰州攻略整个朔方镇,足够从渭州出兵拿下整个秦陇。

只要朔方和秦陇被拿下,他就可以从容的率军南下,将整个三川纳入囊中了。

不过到了那个时候,不等他南下,朝廷恐怕就会想着议和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开口说道:“人言十年磨一剑,然而我们这把剑磨了整整十年,也到了该出鞘的时候了。”

“密切关注长安动向,此外将三仙楼变卖,各州县的谍子,务必要先保住自己,再伺机传递消息。”

“召王焘、俞从晖、任泽等牙商举家搬迁至临州,若是不愿搬迁,便让他们早早与我们做个决断给外人看。”

“派人告诉多康的尚摩鄢,我即将与朝廷开战,令他准备一万精锐等待我军令。”

“再派遣使者北上黠戛斯,告诉黠戛斯的那群人,朝廷拿不下我,期间我们的贸易依旧按照此前的价格进行。”

“他们若是背信弃义,日后我必领兵北上,征讨黠戛斯!”

“让郑处走一趟西州,告诉张使君,朝廷即将对河陇动兵。”

“我不需要他做什么,他只要好好消化庭州,最好能在我与朝廷作战期间收复龟兹、焉耆二州,另外让他小心黠戛斯。”

继军事过后,刘继隆接连在外交上做出了许多安排。

拉拢尚铎罗、威胁黠戛斯、知会张淮深和陇右下辖牙商等等。

王焘、俞从晖、任泽等人虽然是商人,但他们是陇右的牙商,帮刘继隆做了十几年的事情。

刘继隆若是对他们不管不顾,日后还有谁敢效忠于他

地方上的谍子没有太大的力量,他们只要能保全好自己,等待此间战事结束,那就是最好的结果。

若是贸然撤回陇右,这么多年努力也就白费了。

“我等接令……”

高进达几人先后作揖接令,而刘继隆则是继续说道:

“传令告诉尚铎罗和张昶,尽快加固故桃关及江油县、石泉县等直面东川、西川兵马的城池关隘。”

“若是战事爆发,不要擅自主张,只需要守好六州,等待我挥师南下便可!”

“诸镇兵马同理,若听我军令而战败,战后必不论罪。”

“若擅自出兵,即便战胜,也视作战败无功!”

“是!”高进达与崔恕作揖应下,并不觉得刘继隆的安排有些限制将领作为。

陇右这些将领的水平,除了陈靖崇几人是经历过大战考验的,其余将领都是在围剿、攻伐那些吐蕃残寇,烈度并不高。

刘继隆能带着众人从肃州走到现在,他的能力毋庸置疑,哪怕李骥他们平日里拉帮结派,到了面临战事的时候,却还是得毕恭毕敬的听从刘继隆军令。

三人先后应下刘继隆的军令,接着高进达才询问道:

“封郎君那边,要不要知会一声”

他口中的封郎君,便是刘继隆的大舅子封邦彦。

对此,刘继隆摇了摇头道:“朝廷讨击我们,乃利益使然,但朝廷却不会对阿兄下手。”

“哪怕有万全的把握,朝廷也会留着阿兄,以便日后谈判。”

眼见刘继隆胸有成竹,高进达便不再劝解,而是起身与李骥他们退出正堂,将刘继隆的军令逐条发往各都督府。

在军令下发的同时,各个刚刚成立不久的都督府,便开始按照刘继隆的军令,先后运转起来。

战争的密云似乎笼罩了整个陇右乃至西北地区,哪怕平日里安心屯垦的百姓,也似乎察觉到了不对劲。

在这样的局面下,远在西川操练兵马的高骈则是不声不响的率军南下,对大渡河北岸的失地发起了突袭。

见到高骈的旌旗,驻扎城内的蛮军听闻高骈领兵而来,还未作战,便丧了三分胆气。

接下来的战争并未耗费太多兵力,高骈依靠手中的配重投石机,不等祐世隆从大渡河南部出兵增援,便率先攻克了汉源县和通望县。

汉源县、通望县被西川军收复,高骈在军中的威望也进一步增加。

在这样的局面下,长安派遣的天使,也携带着圣旨出现在了高骈的面前。

“门下,今朝廷以高骈为西川节度使,闻其……”

汉源县内,地上的血迹虽然已经经过清洗,但苍蝇蚊子却依旧能嗅到地上的血腥,不断在堂内飞舞。

传旨宦官李维周烦躁的宣读着圣旨内容,最终在读完后呈出圣旨。

高骈双手接过,李维周也笑呵呵询问道:“陛下派某前来,除了安抚三军外,还想向高使君讨要一封讨击陇右的策论,还请高使君将策论写下,由某带往长安。”

李维周自认为自己已经表现得相当和睦,但面对他的这番示好,高骈却并未着急回答,这让他热脸贴了冷屁股,笑容不免有些尴尬。

不过高骈并没有那么多想法,他之所以没有立即回答,是因为被这则消息给惊讶到了。

尽管反应过来后,他已经察觉到了李维周情绪有些不对,但高骈并未表露歉意,毕竟李维周毫无背景,并不值得他道歉。

“天使稍等,某现在便去书写策论,半个时辰后便交由天使。”

“高使君轻便……”

二人客套一番,高骈便离开了正堂,前往书房书写策论去了。

与此同时,时常跟随高骈左右的王重任则是招呼来人,为李维周安排饭食。

一刻钟后,两荤两素的饭食端上桌来,李维周略微皱眉,但并未说什么。

他用筷子随便对付了几口后,便安静等待着高骈将策论带出来。

不多时,随着时间渐渐来到半个时辰后,高骈也带着修改了好几次的策论出现在正堂。

他呈出策论,随后作揖道:“此便是某之策论,劳请天使带往长安。”

“有劳高使君了。”李维周笑呵呵接过策论,随后站在原地几个呼吸,眼见高骈没有表示,他这才笑呵呵说道:

“事不宜迟,某这就出发返回长安。”

话音落下,李维周当即便走出了衙门,而王重任则是看向高骈,低声道:“节帅,要不要送些东西给这位……”

“哼!”高骈冷哼,他自然看出了李维周向他讨要礼物的小心思,但他根本不想表示。

他好歹也是名门之后,又为北司的齐元简等人所倚重,何必要讨好一个微末的内寺伯

回应过后,高骈转身朝着中堂走去,王重任只能摇摇头,紧跟他脚步前往了中堂。

倒是没有得到礼物的李维周沿途没有表态,直到走出汉源县,李维周才咬牙道:

“狗鼠的高千里,竟如此轻慢于某!”

“阿耶,要不要回长安后……”旁边的宦官试探性开口,李维周却皱眉道:

“不可,高千里毕竟是齐相所倚重的重臣,不过日后若有机会,某必定要好好报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