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辽东收入囊中 六(1 / 2)
按说刘珪这个体量的军阀不至于让当朝执政如此上心,可是别人不知道当事人心里的酸味有多重,要不是玄武池训练离不开本人参与,曹操恨不得马上返回许昌实施计划。一个月后玄武池训练事宜安排停当,曹操从邺城返回许都,顾不上休息马上召集宗正寺、尚书台讨论授予刘珪县侯这件事。
本来曹操心里挺烦荀彧,人品不咋地却总装忠臣的样子,可是当面见到本人却恨不起来。平心而论没人愿意做伪君子,夹在道义和利益之间虚伪一生,可世道就是这样困难,想生存壮大就不能凭个人的意愿行事。
荀彧是个优秀的政治家,草创初期就跟着曹操打天下始终不离不弃,兢兢业业的打理后方的一切,没有荀彧的付出就没有现在的大好局面。官渡决战有多危险曹操比谁都清楚,面对生死抉择人家到底选择了曹操,就这一条就足够原谅所有污点。
曹操觉得自己过于小人行事,面对荀彧心中甚至冒出一阵愧疚,大手一挥算了,过去的就让他过去,这一生对不起谁都必须对得起荀彧。莫名又有一阵担忧,自己这性格比较乖张,就怕以后冲动做出不好的事,可别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呀。
曹操心思不在正事上,底下众人却吵成一锅粥,颍川集团对于封侯选择集体失声,此时他们已经要回了淮南,南阳豫州淮南连成一片,只要跟自己地盘无关他们全然不在乎,反倒是曹系和世家两方起了争执。
海内专家鸿都校长,大汉的智囊刘琰学术上实践伙伴,侍中杨众第一个出言反对:“县侯岂能轻易授予,当下不外二三人,刘威阔何功勋获此殊荣。”
过去袁绍封刘珪乡侯不作数,等到打完乌桓曹操才重新承认,这等于已经给了封赏,实在没有理由再加县侯。虽说乡侯和县侯都有封地,但是县侯有侯国,通常封到哪个县就在封地设立封侯国。
现在有封邑的县侯除了曹操武平县侯,张绣是宣威县侯和平阳县侯双侯爵位,段煨这位大军阀才是乡侯。司徒赵温块七十了,为国家为人民操劳一辈子仍是亭侯,荀彧这么大的功劳也才是万岁亭侯,剩下如李通臧霸等基本都是列侯。
“讨辽东是功劳也该封赏,怎么能说没有?”程昱面色不善反驳杨众。
“那也该是汉昌侯,中山郡望哪怕是冀州也行,封到幽州不合规矩。”宗正寺丞刘祯代表宗正寺表示异议。
整个宗正寺都感觉哪里不对,宗室封县侯也行,可怎么也不该封到昌平,张绣就是例子,并州人封并州地。大宗正刘艾也闹不明白,中山有现成的空地不封做什么一定要封到外地。
“丞相是沛国郡望不也封到冀州吗,要结合功勋所在。”贾诩说的也有道理,在哪里腾飞就封在哪里,曹操是豫州人不也封在冀州了吗?
“那也该选辽西一处与新昌二则其一,昌平毫无道理。”冷不防司马朗插了一嘴。
众人纷纷朝后望去,司马家还是跳出来了,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有人暗自冷哼有人面露疑惑,你曹操就是心下冷哼几人之一。
程昱怼人丝毫不客气:“柳成给他杀空了,其余地方都是乌桓人,拿牛奶当俸禄?”
辽西地区还有一个辽东属国,乌桓人虽然被吞并了,可是名义上属国还在,汉朝大臣又没犯错,封到鸟不拉屎的外国是几个意思?
司马郎还要讲话,却被董芬打断:“伯达列席之身,不可妄言。”
司马朗是司空主薄,曹操作为会议主持他才有资格列席记录,这时他也觉察到自己莽撞,加上董芬埋怨的语气,干脆闭口不再争辩,最后曹操一锤定音给刘珪昌平县侯和新昌县侯二选其一。
封县侯是大事,让刘珪亲自来受封就是个笑话,只能朝廷派有排面的大臣去敕封,轮到人选又出了问题。重要职务在身的人天天都有事干不能接这个活儿,闲着的不是官位不够就是没有爵位。
有人建议前宗正、现任光禄大夫年愈古稀的刘松去,他既是宗亲又是乡侯排面足够,可去家一问老头正在养病。曹操大为光火,亲自去探望确实病的不轻,老人家强行北上怕是多半回不来了。现在就剩下董芬和杨众,曹操是一百个不愿意他俩去,暗自后悔丁冲怎么就给毒死了,贾诩悄悄提出安排个副使曹操这才勉强同意。
选来选去落到董芬头上,董芬面色一苦,声称吃坏了肚子一直拉稀实在无法成行,大家都能理解,刘珪残暴嗜杀都传扬遍了,柳城京观还立在那,说错话惹怒他再给宰了,朝廷肯定不会管。大伙都以为是装病,去人家一看是真生病都拉黑水了,董芬是真豁得出去,肉放臭连蛆一起直接生吃,不窜血就算命硬。
现在只剩下杨众了,见大家全都指望自己杨众心里这个慌啊,走私说断就断没准儿刘珪正记恨。这还算小事,过去赵家传出过话,和刘琰有关系就得送命,当时杨众还嘲笑世人无知竟然相信鬼话,现在笑不出来了,跑去狼窝虎穴谁特么知道前途如何。
赵温倒是闲着可没有人敢找他,大家都拉不下脸杨众也一样,曹操已经放话就你了,不去也得去。杨众可没有董芬豁得出去,没别的办法躲在家里推三阻四一味拖延,还是司马朗去拜访谈了几个时辰才不情不愿的上路。
路上杨众还想拖拖拉拉,可副使郗虑不干,本来两个月路程一个月就到,杨众都快折腾散架了却敢怒不敢言,曹操事先嘱咐过要的就是突然,赶在有人通风报信之前到幽州宣旨,不给刘珪思考反应的时间。昌平隆重的欢迎仪式让杨众心里的忐忑稍微放下一点儿,面见刘珪时也不敢托大,规规矩矩甚至有些谄媚。
“昔日家子在许,当感谢阁下照抚。”
刘珪觉得杨众年过半百堂堂公卿,行为举止有些礼貌得过分,随便唠唠家常想让客人不要拘谨。至于走私的事杨众就是表面一层伪装,真正大佬谁都惹不起,走私那事儿我既然不提就是翻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