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全国推广这一宝贵资源(1 / 2)
杰克赶紧回应:“任何科学操作都会有风险存在,需要严谨态度……”
“我们不需要过多科学讨论。”
主任明确表示:“联盟能早日用上本土玉米,每耽误一天就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
杰克立即站直身体,“请相信我,明年一定能拿出优良杂交种子,并在全国推广这一宝贵资源。”
西北角某偏远小镇的雅苏农田内,正值秋日午时,烈日高悬于天空。
技术负责人林伟站在田边,皮肤因阳光照射变得黝黑发红,在持续三个月的工作环境下养成了干裂的脸颊。
尽管这样艰苦,这里依然是最理想的作物生长环境——日照丰富、气温宜人,相较于之前工作的地方要优越很多。
唯一不足的是降水稀少,依赖地下水进行灌溉。
此刻,看着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林伟再次绽放微笑。
丰收指日可待,完成后就将回归温暖家庭。
脑海中浮现出妻儿的笑容,让他感到无比欣慰又增添了几分思乡之情……
然而幸福时刻短暂结束——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呼喊声:“高领导,大事不好。”
林伟心中猛然一惊。
回头望去,发现是杨庄村来协助管理的一位女性,脸上写满了焦虑与无助。
“高主任,请您赶快去看看!小七病得很严重,高烧反复,恐怕支撑不住……”
听完她急促而担忧的声音,林伟的心瞬间揪紧,扔下手中的工具冲往住处检查病情。
他知道那些孩子们对于此次项目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同时也担心无法兑现当初答应保护好每位儿童安全健康的诺言。
进入驻点,最大的房间中有穿着军装的医生正照顾着小患者。
面对严峻情况,女医生产生了担忧情绪:“高主任,孩子体质原本就不佳加上水土不服和营养不足的原因才会引起如此病症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这群人能留下三分之一都算是幸运至极。
现在他也感到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任务,需要他们层层选拔,精益求精?
他心里明白,张军肯定了解详情。
然而,他选择不询问,对双方都有好处。
“目前有多少人选中了?”
张军低着头,没有言语,但在本子上先是比划了个“八”
,然后缩成了“三”
,最后停在了“一”
。
这三个数字映入李志明眼帘,他快速思考了一会儿,随即恍然大悟。
“八”
或许意味着有少数几人能达到精度3的标准,只是偶尔为之;
“三”
表示有三人经常能做到高成功率;
而“一”
让李志明低声确认:
“是杨峰吗?”
张军点点头,明白此事难以隐瞒这位老师傅,况且杨峰跟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总是备受关注。
见此情形,李志明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这说明,他们在钢铁厂中的选拔脱颖而出,取得了领先地位。
“这家伙平时藏锋守拙,在这些天制作的部件虽然都达标,但用时越来越短。
有时候我亲眼目睹,实在令人惊叹。”
张军突然笑起来:“他前半程慢悠悠,等别人做了一大半才加快速度,结果总是比别人更早完成。”
李志明在一旁附和:“他的能力确实超群。”
“我也知道,但他实在太年轻,令人难以置信。”
听到这话,张军心中感慨万千:自己在那个年龄的时候,远没有这样的光芒。
“别想太多,有些人天生就是这行当的好手。
跟他们比,只会自找苦吃。”
张军听了,默默点头。
“还有几天到期?”
李志明神情突然严肃,张军犹豫了一下,用手指在地上画了两个竖线。
李志明看了一眼,心想,“只剩下两天。”
时间紧迫,他要加倍努力争取留下来,想知道这次的任务究竟是什么,让自己如此心力交瘁。
“老师傅,帮我带句话,让他认真点,尤其是在明天,我想见证他真实水平。”
“这事就交给我吧。”
夜幕降临。
杨峰端着饭盒来到李志明的住处,屋子内已经等得久了刘大山和吴卫国。
这里享受特殊待遇,不需要排队领饭,专人送来还包清理。
进屋后,杨峰发现屋里冰冷冷的,两人正抱着搪瓷缸取暖。
“刘工、吴工,我这里有糖水,你们尝尝。”
杨峰递过水壶,坐在床边打开饭盒。
馒头夹着白菜帮子,顶着一层辣椒油,显得有些粗糙,但他还是咽下了所有东西,连那辣酱也不放过。
一顿狼吞虎咽过后,刘大山和吴卫国一人一杯品尝杨峰带来的糖水,今天的甜水有些特别,带有一种果香。
饭后,吴卫国向刘大山点点头,然后离开。
杨峰原本也要离去,却给李志明叫住:“小涛,没外人,我跟你说句实话。”
杨峰愣了下,“刘工,您说。”
李志明稍作沉默,然后告诉了杨峰自己的猜测。
杨峰早有预料,并未真正感到意外。
次日,车间内外围多了一些巡逻的人,沈荣也格外严肃,宣布要进行一次重要的考核,并强调每个人都要拿出真功夫来。
面对沈荣的目光,杨峰笑了笑,开始认真准备。
他知道这是一个证明实力的机会。
考核结束,杨峰和其他几名优秀工人表现优异。
随后被选中的几人在沈荣点名后站到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