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美文同人 >守护灵的圣杯是我 > 第258章 朝堂新澜

第258章 朝堂新澜(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一节:奇妙的交错

廊下,更梆声悠悠响起,每一下都似重锤,敲在寂静的夜幕上,沉闷得让人心里发慌。赵升捧着药箱,毕恭毕敬地候在月洞门外,他身上那枚铜锁牌,在暗处散发着冷冽的光,像一只隐匿在黑暗里的眼睛,窥视着屋内发生的一切。

王直站在窗前,目光追随着金华羽渐行渐远的背影,直到那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才缓缓收回视线。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指尖轻轻摩挲着案上那份朱批,那上面圣上的御笔,如今看来,竟像是开启一场宏大变革的钥匙。不知想到了什么,他忽然笑出声来,笑声在空旷的屋内回荡,带着几分感慨,几分追忆。

思绪飘回到多年前,那时的王直,也如金华羽这般年轻气盛,怀揣着一腔抱负,踏上了进京赶考的路。同样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同样是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期待。他还记得自己当时穿着直裰,后摆绣着的云雁,随着步伐轻轻摆动,那是他对仕途青云的美好期许。如今,看到金华羽身上同样绣着云雁的直裰,就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时光的洪流在这一刻仿佛出现了奇妙的交错。

“大人,夜深了,该歇息了。”赵升不知何时进了屋,轻声提醒道。

王直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待赵升离开后,他重新坐回椅子上,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一幅字画之上。那是一幅描绘朝堂议事的画作,画中人物栩栩如生,神色各异。看着看着,王直的眼神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这朝堂,又要起风云了。”他喃喃自语道。

金华羽的出现,无疑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他的《时务策》,不仅得到了圣上的赏识,更像是一把锐利的剑,直直地刺向了朝堂上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王直深知,这看似简单的一次御前陈奏,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的暗潮涌动。

以蔡阁老为首的一派,看中了金华羽的才华与锐气,意图将他培养成革新朝堂的利刃;而另一派,那些守旧的大臣们,早已习惯了在旧有的体制下谋取利益,他们必然会想尽办法阻止金华羽上位,打压任何可能威胁到他们地位的新势力。

“金华羽啊金华羽,你可知道自己即将踏入怎样的一场风暴?”王直低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你这一去,若是能巧妙周旋,或许能平步青云,成为这朝堂上的一股新力量;可若是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无尽的政治旋涡,万劫不复。”

王直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踱步。他想起自己这些年在朝堂上的摸爬滚打,历经无数次的明争暗斗,才好不容易站稳脚跟。那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场景,此刻如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一一浮现。他明白,金华羽面对的,将是比他当年更为复杂和凶险的局面。

“大人,蔡阁老派人送来了密信。”赵升再次匆匆走进来,打破了屋内的沉思。

王直接过密信,迅速展开阅读。看完后,他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密信里,蔡阁老详细阐述了对金华羽御前陈奏的担忧,以及朝中守旧势力正在暗中谋划的种种动作。看来,这场朝堂之争,远比他想象的还要激烈。

“回禀蔡阁老,就说我已知晓此事,定会暗中相助金华羽。”王直对赵升吩咐道。

赵升领命而去,王直则再次走到窗前,望向夜空。繁星闪烁,却无法照亮这朝堂的黑暗。他深知,自己虽有心帮助金华羽,可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下,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历史虽有相似之处,但每一次的变革,都要付出不同的代价。”王直轻声叹道,“金华羽,希望你能明白这其中的艰难,顺利闯过这一关。”

夜更深了,整个府邸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唯有王直的书房还亮着灯火。他坐在桌前,摊开一张宣纸,提笔蘸墨,开始书写着自己的谋划。他要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为金华羽铺就一条尽可能平稳的道路,同时,也要为自己,为支持革新的一派,争取更多的机会。而这一切,都将从金华羽后天的御前陈奏开始。

第二节:策动朝堂

京城的天空刚泛起鱼肚白,紫禁城便已从沉睡中苏醒。金銮殿上,琉璃脊兽在初升的晨光中投下细碎的阴影,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宫殿历经的无数风云变幻。金华羽站在殿内,身着崭新的云雁直裰,那细腻的绣线在微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他抬手轻轻抚平前襟的褶皱,指尖不自觉地在补子上的雁羽纹样处凝住,心也跟着悬了起来。

不久前,他还是个怀揣着梦想与抱负,在书斋中日夜苦读的学子,刚在会考中崭露头角,成为考中黄榜的贡生,便有幸站在了这至高无上的朝堂之上,直面天子。想到这里,金华羽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狂跳的心平静下来。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珠帘轻响,那声音虽不响亮,却仿佛带着某种无形的力量,让金华羽的脊背瞬间挺直。紧接着,他听到了嘉靖皇帝那比晨露更轻的脚步声,然而这看似轻柔的步伐,却让满殿身着紫禁色官袍的大臣们同时绷紧了神经,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金华羽。”御座后传来嘉靖皇帝的声音,那声音仿佛裹挟着袅袅沉香,威严中透着几分捉摸不透的意味,“你对策里那门红毛火炮,可比张骞凿空更令朕心动。”

此言一出,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老阁臣王琼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手中的笏板不小心掉落在大殿地上,恰似他此刻慌乱而急切的心境。“陛下!”王琼扑通一声跪地,声音颤抖且带着几分声嘶力竭,“祖制明定火器不得逾制,这洋夷之物恐坏我大明根基!”

金华羽见状,也急忙跪地。在俯身的刹那,他眼角余光瞥见严嵩玄色官袍一闪而过,那绣着精致补子的袖口处,隐隐露出半截红夷火炮图纸。

“王大人此言差矣。”严嵩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比他那银白的胡须还要冰冷几分,“张居正公车策里早有‘师夷长技’之论,莫非也要一并斥为异端?”严嵩的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地刺向王琼的观点,也让朝堂上新旧两派的矛盾彻底浮出水面,火药味愈发浓烈。

大臣们顿时议论纷纷,支持王琼的旧派大臣们纷纷站出来,历数祖宗之法的重要性,痛陈洋夷火器可能带来的种种弊端,言辞激烈;而赞同严嵩的革新派则据理力争,强调时代在变,大明若想长治久安,必须与时俱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整个朝堂乱成了一锅粥。朱漆柱上的金漆云纹在这激烈的争执中,仿佛也跟着微微颤动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