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美文同人 >守护灵的圣杯是我 > 第255章 兄弟同心

第255章 兄弟同心(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一节:浪子回头赴考途

京城的春日,阳光暖煦,照在大理寺的高墙上,却驱不散那阴森的气息。金华羽站在大理寺的门口,神色焦急又带着几分欣慰。随着那厚重的大门缓缓打开,两个面容憔悴却难掩俊朗的青年走了出来,正是张志诚和李文远。

“志诚、文远,你们这两个臭小子,可算把你们给弄出来了。”金华羽快步迎上去,又气又喜道,“你们知道为了救你们,我这兄弟可没少费力气。家里亲戚东奔西走,我也是磨破了嘴皮子,托了不少关系,才让你们从那牢狱里出来。你们可长点心吧,马上就要会考了,这可是你们光宗耀祖的大好机会,可别再像之前那样,整天在花街柳巷里瞎混,把时间和银子都扔在那没用的地方,太不值当了。”

张志诚上前一步,眼眶微红,抱拳道:“好兄弟,这次多亏了你和各位亲戚帮忙,我们心里都明白。之前确实太不懂事了,被那些莺莺燕燕迷了心窍。现在出来就好好准备会考,不辜负你和家族的期望。”

李文远也赶忙附和:“对啊,华羽兄,这次多亏了你帮忙疏通关系,要不我们还在那牢里蹲着呢。我们心里清楚,若是一直沉迷于那些地方,不仅会把家里的银子给败光,更会浪费了宝贵的备考时间。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为家族争光。”

三人走在回府的路上,京城的街道繁华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金华羽看着街边的热闹景象,不禁感叹:“这京城,每天都上演着无数的故事,有人功成名就,有人沉沦堕落。你们看看这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哪个不是在为生活奔波,为前程努力。”他转头看向张志诚和李文远,神色凝重,“你们本是家族的希望,饱读诗书,却差点在那温柔乡里断送了前程。”

张志诚望着街边的店铺,若有所思:“华羽兄,你放心,我们已经深刻反思了自己的行为。之前确实年少轻狂,被那些表面的繁华迷了眼。现在我们知道,只有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不辜负家族的期望。”

李文远微微点头,眼中透着坚定:“对,兄弟,我们已经认识到了错误。这段时间在牢里,也让我们好好冷静了一番,思考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我们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好好备考,争取在会考上取得好成绩,为家族争光。”

金华羽在一旁安慰道:“伯父伯母,志诚和文远都已经认识到错误了,接下来他们一定会全心备考。”

当晚,张志诚和李文远在书房相对而坐。书房里摆满了书籍,烛光摇曳,映着两人坚毅的面庞。张志诚翻开一本《论语》,说道:“文远,过去的荒唐就当是一场梦,从今天起,我们要为梦想和家族的荣耀而努力。”

李文远点头,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天道酬勤”四个字:“不错,这次一定要拼尽全力。”

此后的日子里,两人日夜苦读。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院子,他们已经在诵读经典;夜晚,万籁俱寂,书房的灯火依旧通明。金华羽时常前来,带来一些备考资料和最新的科举消息,三人一起探讨学问,交流心得。

随着会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京城的气氛也愈发紧张。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会考,那些赶考的书生们行色匆匆,怀揣着梦想与期待。张志诚和李文远也在紧张地做着最后的准备,他们深知,这次会考,不仅是对他们学问的考验,更是他们重新做人、荣耀家族的契机。

会考当日,天色微亮,张志诚和李文远身着素净的长衫,带着笔墨纸砚,与金华羽一同前往考场。考场外,人山人海,书生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紧张。金华羽看着他们,鼓励道:“放轻松,你们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两人深吸一口气,迈进考场的大门,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将与这场考试紧紧相连,而他们也将为了自己的誓言和家族的期望,在考场上奋力一搏,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第二节:春闱记

明朝嘉靖五年,天还未大亮,金华羽便提着竹篾书箱,踏上了露水未曦的青石巷。清晨的风带着丝丝凉意,吹得他素白的襕衫簌簌作响。手中的书箱虽陈旧,却被他擦拭得干干净净,指节不自觉地叩击着绑在书箱上缀满补丁的蓝布包袱,里面装着他视作珍宝的枕头,这个枕头承载着他无数个日夜的苦读。

来到贡院门口,守门的皂隶面无表情地验过牒文。金华羽微微侧身,瞥见墙角蜷缩着一个落第举子,正啃食着冷硬的饼。那人满脸疲惫,嘴角还凝着墨汁干涸后的黑渍,不知是写字时不小心沾染,还是生活的苦涩已浸入骨髓。金华羽心中微微一紧,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落魄模样,赶忙收回目光,深吸一口气,稳步走进这决定命运的贡院。

号舍外,同乡李文远正在整理幞头,腰间的铜带钩随着他的动作撞出清脆声响,在这略显压抑的氛围里格外突兀。“华羽,”李文远压低声音,神色间带着几分自信与神秘,“《四书》义首题必是《大学》诚意章。程门高弟杨时的注疏近来颇受祭酒青睐,你可还记得?”

金华羽解下水囊,看着混浊的液体重重砸在黄泥地上,溅起小小的泥花。他脑海中浮现出山房夜读时的场景,先生拿着鸡毛掸子,敲碎烛台上凝结的烛泪,严厉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经义取士重在破题,你们须学王阳明在《中庸》里拆出‘慎独’新解,方能脱颖而出。”正想着,一阵墨香混着硫磺火药味扑面而来,原来是礼部衙门正在焚烧昨夜缴来的夹带蜡烛。那些试图走捷径的考生,此刻不知是怎样的懊悔。

金华羽收卷时,残阳正将最后一缕金线抽离云絮。他望着《诗经》小序题下那行小楷,墨色在宣纸上游走成蜿蜒的墨蛇,\"诗者志之所至,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朱砂批语尚沾着砚滴的凉意,余温却顺着指尖渗入骨髓,恍惚听见程子在洛水之畔轻叩竹简:\"君子慎独而诚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