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现代都市 >命运如河 > 第276章 哗然

第276章 哗然(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于远山心道:“这个晋王果然是个心思深沉之人,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大一块地盘,不过这些事情,晋王也曾秘密告知与我。”

郑国继续道:“总揽大人说的自然是南边的那个小皇帝!”

“好!请指挥使广布消息,就云晋王大军行踪被永历帝出卖给清廷,导致大部队被围!”

郑国冷冷问道:“如此一来,万一小皇帝狗急跳墙,岂不是要逼固原候行成济故事不成?”

另一句话没说得是,你是不是想当贾充!更重要的是,即使后面司马昭将成济夷族,也阻挡不住天下悠悠众口。这对晋王显然不利,郑国一开始就知道这个方案,但晋王没有旨意,他自然也不能让自己主公背上骂名!他这等主公鹰犬,一旦事情做的太过,没准不会被晋王推出去当替罪羊。

于远山正色道:“郑指挥使,这件事情自然是为了晋王,我们不需要对永历小儿动手,甚至还要保护好他,但他不惜亡国也要晋王死的行为,定然要告知天下,这样堂堂正正行事,只要晋王北伐成功,这名分大义自然就在晋王这边,他老朱家不要的江山,是晋王替他打下来的!”

一番话惊天动地,郑国第一次认识到,眼前的总揽似乎不是一般人,对大明朝如此看轻。但他向来是看行动的,因而这番慷慨激昂的话他也就听听,因而应付道:“总揽所言极是!本指挥使立刻就安排!”

“好!”

“刚刚只是其一,其二便是李嗣源,需要公子出面,多多联系世间大儒,比如黄宗羲等人,开展辩论,引导他们将永历小儿的亡国和亡天下的做法统一,这样自然会让永历小儿被上层文人唾弃!”

于远山这个分析终于让郑国动容,他只能以狠辣的手段,收拾这些官员,但对于这些想法却无能为力。如果说他的手段只是攻其身体,那总揽的手段则是攻心了。他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了于远山,于远山瞟了一眼,立刻会意,并将信件给了李嗣源。

于远山继续语不惊人死不休:“其三便是,平阳伯,你以晋王首席心腹的身份,多与两广及云贵行省的士绅阶层接触,言明晋王的政策只是对付反对北伐的,对于诸位的合法财产,反而会保护,以慰其心!”

李嗣源似乎意识到什么,但也不清楚具体含义。靳统武和郑国也只是知道,这是防止永历小儿,调动士绅们反对晋王。

李嗣源接道:“还可以言明,清军南下,必然先屠杀一番,这些士绅可以扪心自问,躲不躲得过?”

“不错!”于远山拊掌笑道,他心中的深意却没有说出,恐怕只有晋王才能知晓。而今天的手段恐怕也不是晋王希望看到的,他的愿望似乎更为宏大。但眼下为了营救晋王,不得不先剪除外围,再集中兵力营救,只是这种手段,需要时日,也不知道晋王能够撑住?

或许晋王早有此打算吧,只是这次陷入危机,无暇自顾。

几人商议已定,很快便行动起来。不消一日,整个江陵府传遍了,永历皇帝出卖晋王,将晋王和两湖子弟行踪卖给清廷,导致全军被围。

消息一出,整个江陵府震动,老百姓逐渐开始聚拢在晋王府周围,人越聚越多。从一开始只有城内百姓,到两天后几乎周边的百姓都过来了。

晋王府守卫自然也不敢驱逐,只得好生安抚,对于他们的疑惑,自然也是一问三不知,这更增加了大家都疑惑。

而当天江陵书院的一场辩论,更是将这个气氛推向了高峰。开始还有士人替永历辩解,但当加盖了皇帝玉玺的密信被黄宗羲公布之后,全天下的士人开始厌恶南明朝廷。不少士人更是喊出,让晋王行霍光故事,换个皇帝!

消息如瘟疫般在两湖行省传开,很快便传到了两广行省和天府行省,本来一般百姓还不在意。但在锦衣卫的秘密运作下,大家都知道了永历要引清军南侵,重新夺回他们土地和财富的事情。

一时间天下哗然!

一个朱家的皇帝,竟然不要朱家的江山,宁与外贼,也要干掉忠臣!

这样的皇帝大家不要也罢!这是不少士人心中共同的想法!

而对于一些政治嗅觉敏锐的士绅,则开始一反常态,朝江陵府涌去,他们可不想清廷为了战争在江南盘剥的事情,在他们身上上演。

短短十几日,晋王府就收到了各方的捐赠,甚至不少地主士绅,将自己的武装也贡献出来,成为晋王军,一时间江陵府轻松就组织了几万大军!

几百公里外的林城,场面却异常安静。各个大臣开始闭门不出,不再参与日常的串联。毕竟与清廷勾结的名声太臭,他们也敬而远之。弘光,隆武两任都死在清廷手中,就连永历的父兄,也因清军南侵而死。这样还能与清廷勾结,如何做的下去?

不少朝臣心中,都盼望此刻落下一个雷来,把他劈死,好名正言顺换一个!

而永历帝也是几日闭门不出,在御书房大发雷霆,摔碎了很多东西,他不明白自己的密信怎么落在晋王手中。而这几日,他想召各个文臣商议此事,但却没有一个过来,大家不是称病,就是腿脚不便等等。今日到场的,也就只有首辅吴贞毓一人,而他也是过来质问自己的,为什么会将当日的密信为晋王知晓。

现在天底下最恨的人,反而是他首辅吴贞毓,不少文臣已经上奏,要诛杀佞臣!

“抚南王呢?他去哪里了?”永历帝怒道。

首辅吴贞毓语气淡淡道:“他?今早老夫来的时候,王府门前披麻戴孝,恐怕已经自尽了吧!”

“死了?”永历帝失声道,他有些不能相信,一个征战沙场的宿将怎么就这么死了。

“陛下,老夫自问也无脸面待在这内阁之中,今日来也是特地请辞!”吴贞毓解下朝服,衣冠,放在地上,然后飘飘然离去。

独独留了永历帝一人,在这御书房之内。而不远处一处阁楼之上,固原候王爱秀看向身旁的杨钟,意味深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