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芒种1(1 / 2)
冯誉即便远在岭南,也已经知道苏令瑜是个什么人了。此人早年任职大理寺少卿,亲手制就太子贤谋反一案,颇得看重,仕途几起几落,始终不离武曌左右,如今更是位及宰相。
听说最近卖弄起纯臣的身份来,在神都很是施展了一番,连士族都要让她三分锋芒。
这样一个人,此时出现在岭南,还特意登门造访,冯誉只觉得像被一个雷打在了头上。
似乎明晃晃写着抄家两个字。
冯誉擦了擦额角的汗,让通报的人先在门角里等上一等。他匆匆回身把自己规整一番,仔细看看厅内是否有不该让苏令瑜看见的东西,在很短的时间内反复检查几遍以后,才稍微放下一点心,让人赶快请苏相进来。
苏令瑜眼下当然是没穿着官服,一领素净布袍,落座时,让主位上穿了一身锦衣的冯誉坐立难安。
她开门见山道:“我是来跟大郎君商量商量,岭南瘟疫的事的。如今官府眼看着也有心无力,我初到岭南,并未料想到此地会忽然有这种事发生,即便马上通报神都也是来不及的,少不得需要冯家这样的世家大族出面做个表率。”
冯誉虽然是个守成的人,没太大能耐,但毕竟是在冯氏这样的大家族里长大,此时即便有几分自危的意思,也还没有那么好拿捏。他想了一想,道:“苏相怕是不了解岭南的情况,这瘟疫啊,是每年都要来的,只不过有时候不那么严重。救济百姓的事,我们冯家每年都在做,但毕竟不是职份之内的事情,若想多管,也很吃力。”
像冯家这样的门阀世家,世代所积累起的财富,若说没有民脂民膏的成分,苏令瑜是不会信的。可他们就是这样,能把自己占据的一切都冠冕堂皇地压在手下,像是母鸡孵住自己下的蛋一般天经地义。任何要从他们嘴里掏肉的人,都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苏令瑜偏偏就是很敢在母鸡眼皮子底下捡蛋,实际上这种活她在岭南的五年里也没少干。
她笑了起来,冯誉惊异于她脸色的阴晴不定。
但苏令瑜是笑里藏刀,她道:“大郎君,我听闻前朝败亡时,遗宫旧人曾带出百越堪舆图一卷,是留在了冯氏手里的。”
这下冯誉自己的脸色也变得很快了。
苏令瑜口中所说的前朝,显然是指隋代。而那百越堪舆图是个什么东西,冯誉也是比谁都清楚。百越堪舆图在冯家多年,不是没有风声传出去过,冯誉始终没有太多担心,但苏令瑜当着他的面提起此事,仍然让他紧张了起来。
这份紧张是对苏令瑜,也是对武曌。
如果如今登基的不是武曌,而是李显,李旦,或者随便哪个李唐宗室的人,冯誉都不会如此紧张。因为他们都是按规矩办事的人,他们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都需要世家大族的扶持,拿任何人开刀都要掂量掂量是否会引起众怒。可是武曌不一样,苏令瑜也不一样。
这个新朝廷,完全不是他所熟悉的。这朝廷的主子、这主子手下的鹰犬,逆着规矩上来,目的就是掀掉所有人的桌!冯誉原本以为不会有事,他远在岭南,且可以看看其他排在前头的门阀如何教那个妄想临朝称制的女人做人。可他等着等着,长孙无忌死了,褚遂良死了,韩瑷和来济被贬了,永不起复,有从龙之功的关陇门阀,竟然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