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战友情(一)(1 / 2)
舷窗外,云海翻涌。飞机座舱内,赵建军抬手,指尖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他双唇微颤,在心底反复默念:“班长,你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哪怕我回到国内,只要你一个电话,不管天南地北,我绝对不含糊,立马赶到!”然而,他心里清楚,那位重情重义的好大哥、好班长王铁头,往后绝不会再让自己涉险。
这次回国,赵建军身上还肩负着一项沉甸甸的任务——为两位牺牲战友的家庭翻新住房,给他们的家人一个崭新的生活环境。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那里装着一张银行卡,卡内有100万,是王铁头硬塞给他的,还送了50万现金。再加上这些年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如今他手头有近200万。
这时,一位身姿婀娜的空姐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脸上挂着标准的职业微笑,轻声问道:“先生,请问您需要喝点什么饮料吗?”赵建军抬眸,目光与空姐交汇,用流利的英语回应:“谢谢,不需要。”
飞机降落在香港。一下飞机,浓郁的家乡气息扑面而来,赵建军按捺不住心中涌动的思乡之情,特意在免税店挑选了不少礼物。顺利过关后,他第一时间奔赴战友王德才的工作地——一家夜总会。几个老战友依旧在这儿打拼。
多年未见,老战友们重逢,气氛瞬间热烈起来。当晚,众人围坐一桌,推杯换盏,在酒杯的碰撞声中,往昔的热血回忆,仿佛又一一浮现。
在深圳短暂停留了两日,处理完手头诸事,赵建军便登上了回老家的火车。一路辗转,从县城换乘汽车后,终于抵达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凭借着赵建军这些年不间断的汇款,家里的两个哥哥早已将住房翻盖一新。尽管父母仍住在老宅,房子并未翻新,但屋内添置了电视机,还多了几件崭新的家具。
赵建军刚踏入老宅,正在院子里的父母抬眼瞧见他,原本刻满岁月痕迹的脸上,瞬间绽放出笑容,那笑容里满是对儿子归来的欣喜。看着爹娘愈发苍老的面容,赵建军心中一阵酸涩,他快步上前,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喊出:“爹,娘,我回来了!”两位老人紧紧盯着儿子,眼中满是慈爱,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这时,大嫂手里捧着几个热气腾腾的馒头,从隔壁匆匆走来。一看到赵建军,她原本质朴的脸庞立即洋溢起热情的笑容,连忙说道:“三弟,你可算回来啦!快进屋!”赵建军笑着回应一声“嫂子”。大嫂为人忠厚老实,刚蒸完馒头,就惦记着给公婆送过来。看着这一幕,赵建军心里倍感欣慰,觉得自己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辛苦打拼为家人盖房的付出,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大嫂脸上笑意盈盈,热忱地叮嘱:“建军,舟车劳顿,你赶紧回屋歇着。我这就去集市割点肉,你大哥还在地里忙活呢。”话音刚落,她脚步匆匆,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口。
赵建军搀扶着爹娘,一同迈进屋内。老两口目光始终黏在儿子身上,满是心疼与眷恋,感慨道:“建军,你可算回来了,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
赵建军赶忙握住爹娘粗糙的手,语气坚定:“不走了,这次彻底不走了。过段时间,我去梁家村看望几个战友的父母,帮他们把房子修缮一番,往后就踏踏实实在家陪着你们。”
听了这话,老两口紧绷多年的心弦,总算松弛下来。虽说儿子在外闯荡,听说赚了不少钱,可老两口心里始终空落落的,总觉得不踏实。儿子至今尚未成家,早些年好不容易定下一门亲事,却因这几年长期不回家,女方家无奈退了婚。
如今,看着儿子身着崭新的西装,脚蹬锃亮的皮鞋,举手投足间尽显干练,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老两口悬着的心彻底放下。他们暗自思忖,儿子如今有了出息,找对象的事,想必也不用再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