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343盛情款待(2 / 2)
按照林哲的说法,这以前在集团里的时候,因为工作关系王工这么叫了也就无所谓了,但现在王工都退休了,被他喊林总总觉得怪怪的,干脆还是叫回自己的名字。
这王工自然愿意,毕竟这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显现出俩人的关系不一般,在哲通电力集团,能喊“林哲这小子”的人恐怕就自己独一份了。
说罢王树青也是带着骄傲的神色带着水壶赶往家里,这自己儿子回来都不会另外单独加餐,最多在孙子来的时候多加一两个菜。
但林哲来了,这必须得快点回去置办起来。
对了,想到这里王树青也赶忙拿出手机打给了自己的儿子。
“上班呢快快快,请个假别上了,你去城里的什么海鲜市场菜市场的买点新鲜的海鲜,什么贵买什么,我给你报销,然后快点开车把东西带回来,我在家等着急用呢。”
听到老爹这么一说,那边王树青的儿子都是一头雾水,这一问才知道是家里要来客人了,但来客人也不能这么着啊自己还上着班呢就请假直接去买菜送回家
“爸,你这什么客人也不能这样作我啊,我这怎么和领导说我说家里来客人了我得去买菜您这不说笑呢嘛。”
听到儿子的话,王树青也是直接开口。
“让你小子快去就别废话,客人是林哲!哲通电力的林总!明白吗”
这个名字在手机里一出现,王树青的儿子愣了两秒,接着直接开口。
“好的爸,我这就去。”
说罢挂掉电话也是快步走出办公室里,接着打了个招呼就火急火燎的往林城的菜市场里赶。
这别的不说,林总可是自己的大恩人,自己现在开的这车子都是人家送给老爹的,现在转送给了自己。
这他们一家子都得感谢人家林哲,而且人家那个身份能到家里去吃饭,别说现在旷工一会了,就是辞职了自己也干。
……
虽然自己就是老板,但林哲带着言溪还是让前面排队的人先进去,接着自己再走了进去。
不一会的功夫,这哲通博物馆外面已经聚集了好多镇子上的居民,甚至还有附近村子包括隔壁像是两水镇上的人听到了消息开车往过赶的。
这边石马镇上所里的人也全部到位,开始维持秩序,最起码不能因为人多了就整出什么乱子来。
另一边,林哲带着言溪也是终于走了进去。
不得不说,这里确实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制造的,一些工业风的同时但也很舒适,里面不少东西林哲自己都没怎么见到过。
当初电工班的扳手什么的这些工具都不知道从哪儿整过来了。
“呵呵,这群小子~”
不过这也没什么,毕竟这确实是见证了当年最开始的电力班组一班的工作,而且哲通电力这才成立几年自己让手底下的人整个博物馆出来,这没展览的东西怎么行
确实是让他们费脑子了,从各种地方掏来了这些东西。
在这里,言溪还发现了林哲第一次上报纸的记录,就是当初的林城日报,现在家里老林都还收藏了好几份呢。
“老公当时你的看着还是挺青涩的嘛。”
听到言溪的声音林哲也是凑近看了看,别说,确实是这样。
当时的自己算是初出茅庐,好在遇上了黄元伟这个贵人,人家不光是在业务上提供了大订单,另外还在林城推了自己一把。
不过自己也算是把这份恩情给还上了,之前两水井建材集团陷入巨大风险,黄元伟自己都在老板的位子上坐不稳了。
当时还是没办法找到了自己,林哲这边也没有废话,直接通过集团注入了大量的资金,帮黄元伟搞定问题的同时又给了他一些订单。
现在两水建材集团不光没有没落,反而是又上了一个阶梯。
当然,黄元伟也没让林哲失望,当初支援他的那些钱都全部连本带利的还了回来,而且现在他们两水建材集团要是接哲通电力的活儿的话,那都是只收取一个成本价。
不得不说,这就是体面人,做出来的事儿也都是体面事儿。
……
除此以外,还有当时集团出现在各种自然灾害一线的画面,还有集团给那些偏远山村通电的画面,不得不说这博物馆确实不错。
至少林哲自己看着就是慢慢的记忆,基本上概括了哲通从最开始到现在的样子和历程。
这对其他普通游客来说可能有些无聊,但对于每一个哲通人来说都显得十分有意义,所以林哲认为这是非常不错的。
而且博物馆这边旁边还预留出来了一大片空地,包括房间也预留出了一个长廊和几个房间。
这些在将来哲通继续发展下去的时候依然会记录和展示。
一番观看下来,林哲也是相当满意的。
看了看时间也不早了,林哲这就带着言溪打算离开。
不过这一来到门口林哲也被吓了一跳,好家伙这人山人海的。
来的时候就同样进来参观博物馆的十几个人,另外就是门口王工他们下棋打牌的七八个老头,现在可好,这人多的一眼都看不到头。
不知道的还以为在这儿开庙会什么的呢。
……
注意到林哲和言溪出现后,人群也是引起了一阵骚动。
这边所里的人也足够给力,见状立马组织起了秩序,而且除了他们所里的人手以外,石马镇官方也派出了不少人帮忙,这可算是把秩序维持了下来。
还好有这些人,林哲带着言溪笑着给大家打了几个招呼,接着专门留下来给大家拍了一会照后这才来到了停车场里,在所里的人护卫下把车子开了出去。
这里是博物馆,虽然是哲通电力的地方但也具备公共属性,所以别人来了也没什么。
但等会到了自己家的老宅和王工家里应该就要好一点,毕竟那里属于是私人地方,镇里的本地人也没外地人那么多。
另一边,王工的儿子也是火急火燎的开车带着满满一大箱海鲜赶到了家里,这些可都是他能在县城买到最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