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不服老(2 / 2)
“应该就是说谭家那两只狗的事吧?”秦豫吉说道。
当初大家一起从白马村搬来羊倌村,因为知道住房有限,所以就把养在谭家的两只狗送给了邻居家。
今年夏天,邻居家嫁到青镇的女儿争气,把老两口接去一起住,只是孩子们怕狗,就没法养豆豆和欢欢了。
谭老头是爱狗的,当时送人的时候就很舍不得,可是又怕给乔家添了太多麻烦,这才忍痛割爱。
如今得了这口信,他自然很是高兴,可惜他这两天腿脚不舒服,还得孩子们自己跑一趟白马村。
“你奶奶如今上了年纪,记忆力大不如前,她老人家又很要强,一点不服老,所以我都留心顾着她的事。就是不能提醒得太明显,不然她总是不大高兴,老是要自己一个人待着。”秦豫吉详细说来,还讲了另外一件事。
前几天,乔兴荣把新的缝纫机搬回了家里。
家里人便就想起,盖楼之前计划的是,这一楼的大片地
方留来做铺面的,一间卖青玉石头做出来的工艺雕刻,一间拿来卖周氏的秘制肉干。
但由于周伯贤在城里找的工厂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燕子婶婶亲自去看了,觉得不能将就,所以肉干生意一直没有做起来,就周家另外一个在城里做活的亲戚找了个小档口,暂时随缘卖点。
招牌还没打起来,乔家这边地处偏远,也不便硬拿货回来卖,所以开铺面的事又搁置了。
乔老太一辈子都是务实的人,眼看着花了这么多钱修的一楼铺面不能派上用场,老太太愁啊。
她一个人琢磨了半天,想到了让秦豫吉也做成衣售卖。
如今家里每个人穿的衣服都出自秦豫吉之手,经常有乡邻夸他们的衣服好看。
这么好的手艺,岂能荒废?
从乔晶晶在村里能接到活的情况来看,成衣是很有市场的,所以乔老太就积极鼓励秦豫吉动起来。
现在的家里就只有一片鱼塘要管,乔老太在屋后辟的菜园子和鸡棚,她自己一个人就顾得过来,秦豫吉照顾了全家上下的三餐外,确实还有些闲工夫。
做成衣店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所以我就听你奶奶的,当天就想邀着邻居家的二
孃作伴,一起走路去城里买点布料。”说到这里,秦豫吉没忍住笑出了声,“结果你猜怎么的?我跟你奶奶说出门买布,她居然还反问我,家里没有布料了吗?我说那是进货要用的,你奶奶还是糊涂着,隔了好一会儿她才终于想起来。”
笑归笑,秦豫吉还是把乔芸樱当成一个大人一样对待,和她说出了心里话,“都说老小老小,人老了,就是会跟小孩子一样,需要哄着,需要人陪伴和照顾。她以前最惦念你爸爸,现在你爸爸能在家干活,天天都能见到,你奶奶嘴上不说,心里却是比谁都高兴。”
“就是她自己的身体不如前些年了,她自己清楚,但她也不承认,不愿意面对。所以我想着,咱们要么就不提,还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免得她觉得我们把她当成没用的人,心里又该难受……”
说话的时候,秦豫吉还在给乔老太和谭老头做新的鞋子,她的巧手上下翻飞,针线在她手上宛若行云流水般来去自如,“这话我也和你爸爸说过,还和你宋爷爷提了一嘴,那会儿我是想问,有没有什么土方子能改善一下不记事这个情况。”
“有么?”乔芸樱眼巴巴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