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做客(1 / 2)
徐先和喝了口茶,一本正经的问道:“两位小友,今日上门是为何事?”
蓉宝觉得有趣,乐呵呵道:“县令大人,我们想问一下朝廷的粮仓。”
徐先和合了茶盏,把茶杯放到桌上,双手置膝,眼眸微动,不解问道:“朝廷粮仓,你们问这个干嘛?”
蓉宝先巴拉巴拉的将庄先生布置的课业说了一下,随即把话茬子丢给嘉宝。
嘉宝说自己的想法,“县令大人,我觉得各地都应该有粮仓。”
“哦,”徐先和饶有趣味的问,“为何作此想。”
嘉宝道:“今年粮价高涨,虽跟澄州水灾有关,但最大的缘由,还是因为朝廷的一大半粮食都在澄州。”
徐先和点了点头,“所言极是。”
“我爹说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做生意是这个道理,做其它的事也是这个道理,这样就算一个篮子破了,其它篮子里面也还有鸡蛋。”
徐先和点了点头,安静的听他继续说下去。
“如果各地府县都有自己的粮仓,这样就算受灾,衙门也能快速的管制粮价。”嘉宝声音小了一些,“县令大人,我听你讲过,衙门丰年储粮……”
他问了一个双方都心知肚明的问题,粮食放在衙门,一辈子都落不到老百姓的嘴里。
就是澄州粮仓,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还设有督察、巡鉴两司,每隔五年,大大小小的官员几乎全部要换一遍,就是为了防止官员勾连。
因为澄州粮仓存的不只是灾粮,还有军粮。
澄州粮仓在先帝手上建成,光是丈量田地就耗费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更别说迁居,修挖水利道路,足足耗费三年多的时间。
后面由于官员和各地小氏族的阻力,又派了不少官员前去肃清道路,好在澄州势力还没有成大气候,先帝手腕利落的拔萝卜带泥,把澄州洗了一遍。
先帝在位时,建粮仓都如此费时费力,更不用说如今了。
徐先和思索半晌,才斟酌着话语,只说为了方便老百姓耕种,迁了不少村落,更别说水利和垦荒。
不仅耗费人力巨大,还要很多钱。
嘉宝问,“县令大人,你不是说朝廷要在潭州建粮仓吗?”
徐先和的眼神迷茫,“我说过吗?”
蓉宝肯定的点头,“你说过,朝廷把流民迁往潭州是为了建粮仓。”
“是啊,可惜成不了。”徐先和叹了口气,没有好处的政策想要推行下去千难万难。
嘉宝拧眉问,“为什么?这不是好事吗?”
“是呀,澄州老百姓可有钱了。”蓉宝希冀道:“要是建在我们这里就好了,那我们村的人也会变的很有钱。”
她眼巴巴的问,“县令大人,澄州种地是怎么种的?收成很高吗?”
“收成很高,主要是土地好,松软肥沃,稻田一亩可收五石多。”
蓉宝语气骄傲道:“我家的稻谷也可以收五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