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2 / 2)
庞统也看向了诸葛亮,就想知道诸葛亮有什么高招。
诸葛亮自然是有计策了,在城墙上布置投石机只是第一步。
“主公,曹操奸诈,孙策莽撞。但其麾下多有智谋之士,除非援军及时赶到,否则我军想要守住襄阳,很是艰难。故而需惑敌、伤敌、疲敌,令其胆颤,方可稳坐泰山。”
诸葛亮继续说道:“我军立刻于城墙上竖立投石机。曹操领教过投石机的厉害,必然会将大营后撤。此乃疑敌。”
“趁此良机,主公与典韦将军,各率骑兵于南门、西门出击。待杀到敌军大营,鼓声号角齐响!此为伤敌!”
刘俊明白了诸葛亮的计划,说道:“杀伤敌军之后,我军撤回襄阳。而后时不时鼓声号角声起,令敌军夜不能寐。我军伺机而动!曹操、孙策若是有所大意,必然遭遇重创!”
诸葛亮就喜欢刘俊这一点,这计策说到一半,刘俊就能够猜到接下来的布置。
诸葛亮恭敬地说道:“主公英明!的确如此!届时我军体力充沛,敌军疲惫不堪。等援军到达,曹操和孙策若不想败亡,只能退兵。”
刘俊不断地点头,诸葛亮这样的计策,太符合他的心思了。
庞统一脸嫉妒地看着诸葛亮,这不就是和他主动出击的计策一样么?只不过诸葛亮的计策更加完善而已。
同样都是谋士,但诸葛亮谨慎,计策更为稳妥。不像庞统,一出手就是危机四伏。
计策已定,刘俊二话不说就开始执行。
效率就是第一生命。
刘军士兵不断地向城墙上搬运投石机的配件,开始布置起来。
诸葛亮之所以可以这么快将投石机的配件给准备完毕,还多亏了襄阳城内的世家大族出人出力。
没有足够的人手和资源,诸葛亮根本不能及时制作出来。
值得提一句的是其中出力最大的居然要被流放的蔡瑁一族。
由于襄阳城的战事,蔡瑁一族到现在都没有被带出襄阳。
蔡瑁也看到了希望,想拼尽全力讨好刘俊,为自己和蔡家争取一丝希望。
诸葛亮倒是和蔡瑁有着亲戚关系,加上黄承彦的劝说,他也把这事向刘俊汇报。
刘俊听完之后,只是淡淡一笑,说道:“他倒是懂事。”
诸葛亮却知道刘俊已经把这事放在了心上,蔡瑁一族终于获取了一丝的生机。
刘俊就是这样的人,只要对他忠心,他就会善待。
诸葛亮也将这个好消息派人告知了蔡瑁。
蔡瑁喜极而泣,总算是抓住了唯一的机会。
而城外的联军大营,曹操和孙策收到襄阳城有异动的消息,亲自带着心腹文武出来观看。
看到城墙上正在搭建的投石机,曹操的瞳孔一缩,冷声道:“投石机!刘俊终于把他的底牌给亮出来了。”
“投石机!?”孙策也大惊失色。
刘军投石机的威力巨大,射程也远。
这一点,天下皆知。
孙策在江东也命人加大研究,看能不能研究出来,可江东的工匠不得要领,进度一直停滞。
程昱、陈宫、荀彧、荀攸、周瑜等智谋之士看到刘俊摆出投石机,知道要想拿下襄阳城,更加困难了。
“刘俊拿出这玩意出来,看来他是要拖时间了。”孙策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为何刘俊要拖延时间,无非就是等待援军。
曹操深以为然,说道:“投石机的射程很远。必须要拔营,后退到射程之外,否则刘俊站在城墙上就能够打到咱们。”
曹军和江东军快速拔营,将营地后退到安全的距离。
就在此时,曹操这边就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南阳全境都落入了刘军之手。
因为徐晃、吕布、夏侯惇、于禁等将领都返回到了襄阳。
看着众多回归的将领,曹操心中五味杂陈。
刘军把南阳全境都给拿下了,意味着曹操只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拿下襄阳,第二个就是撤退。
可曹操又能够退到哪里去呢?
“都归入大营!好好休息!”曹操也不能说什么,能够安全回来,已经是幸运了。
吕布等人真的累了,见曹操对他们没有任何的责怪,心里更是惭愧。
特别是吕布,他一直都是认为不比刘俊差,可这么多年来,也没办法帮到曹操太多。
这对心高气傲的吕布来说是巨大的打击。
吕布更是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
“不!我吕布还没老!”吕布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让世人重新知道自己的强大。
时间流逝,黄昏时分,对战双方默契地停下了战争。
落日余晖,天空一片赤红。
襄阳城上的刘字旗帜迎风飘扬。
刘俊就这么站在旗帜之下,平静地看着这一切,暗道:“如果不打仗,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