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车毁人亡(2 / 2)
一点没被解答到。
“娘说,秦始皇在位的时候,他一天所要处理的各种上疏跟奏折之类的,数量应该跟皇祖父建朝那会差不多。他也是一个很勤政的皇帝,商鞅不是不好,只是,时代的限制。”
徐氏跟朱瞻基上课,一贯的都是用最简单的举例说明,深入浅出,并不直接给答案,张欣也就只是顺着往下说。
“时代的限制?这句倒是说得很有意思。”
朱高炽隐约有点明白,只示意张欣接着往下说。
“秦灭亡之后,关中父老居然喜迎沛公。被灭的六国都有一帮遗民,而为秦人奔走者几乎没有,秦国说起来也是几百年的历史,十几代的先王,居然没有怀念秦国的秦人。”
张欣说到这还有点小忧桑。
她还挺喜欢秦始皇的。
读的书多,越发知道始皇帝的不容易。
可这样的一个皇帝没了以后,居然连一支复辟的队伍都没有。如果他也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或者不是那么早早的没了,兴许还可以继续力挽狂澜。
“大花啊,我觉得你离题千里了。”
朱高炽听出了张欣的敬仰,一脸黑线。
“没,这就拐回来,前人做过的事情,有了结果,是值得学习的经验,即便失败了,也是有摸索着前行才有经验,不管是可行的还是不可行的,都很重要。有一天我们折腾出来的东西,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也会变成前人的经验庇佑后人。先行者,都是值得尊敬的。”
张欣最后简单的做了个总结。
当时徐氏还跟旁听的她说——历史无对错。
历代文人总是站在后来人的位置,在得出结果了才去评论功过是非,这其实就是耍流氓。
张欣那会宫中改制,外面开皇家商铺,还经营海贸商队,外面说什么的都有。
徐氏借着给瞻基上课,也是在给张欣鼓劲,让张欣不用管外面的人怎么说,有什么想法,就大胆的去做。
徐氏还说了一句老子《道德经》里的话: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怠,可以长久。
——过分爱惜名声必定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既是让张欣勇敢的去做,也让张欣适可而止。
无论谁都无法断言,这会的明朝,到底是马车,还是牛车,经不经得起大刀阔斧的改革。
徐氏的这一番提点过后,张欣无形中,还是稍微放慢了速度,让自己沉淀了下来,永乐六年之后,基本上就是等着前面的安排开花结果。
于是一切水到渠成。
所以张欣对这一课,印象很深。
拿来回答朱高炽问题,正是恰当。
“我爹真是狗屎运啊,我那么大个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娘,就这么掉我爹脑袋上了!!!”
朱高炽懂了,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