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神话大秦:特种兵兄弟之逐鹿群雄 > 第77章 ,大秦体制的问题

第77章 ,大秦体制的问题(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先把他绑了做人质,等刘知秀投降后一并杀掉,毕竟这个丫头被刘知秀救过,以他的面相或许和刘知秀也产生了一定的那个。”

“易大人英明。”说着刘仲就吩咐一行人把阿娇给捆了起来,双手绑住并塞上抹布,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朝着刘知秀的酒馆大摇大摆,气势汹汹的走去。

“子房,我想打听一个人,彭宝,你能跟我说说他自从入关以后都干了些什么。”易大川向张良打听道

张良叹气道:“彭宝这个人,说熟悉我也了解的并不深刻,自从宫中的线人能断了之后,他现在和秦皇到底在干什么,我们一概不知。”

易大川闻言后,没有心灰意冷,反而是继续问道:“那行,把你所了解的那些事情说出来吧,就从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开始。”

“好吧,我把尽可能所知道的告诉你。”

张良就从11年前默默无闻的彭宝,一直到大秦大司马的整个过程,张良的那个版本就是刘知秀的扩大版。

除了内容增加了了些基本上没什么区别,也很简单,毕竟刘知秀印象中的彭宝也是从张良口中得知。

易大川闻言后,疑惑问道:“这商人的地位不是很低吗?秦国的体制不是自从商鞅开始重农抑商吗?禁止商人参政。

这彭宝怎么在短短不到几年时间是怎么混到大司马,受到秦皇的青睐。”

秦国从商鞅开始就执行的重农抑商,实行愚民五术,用弱民来消灭强民,老百姓想要发家致富就要以爵位和土地挂钩。

商人这种行业在秦国就是不务正道,商鞅重点提倡的打击对象。

秦国自从商鞅后历代的君主都在打击商人,别说做官的,就是想要把生意做大也很难。

张良闻言后,认可的设问道:“大川,你说的是对,大秦的体制的确是如你所料,但商人不行难道儒生就不行吗?”

易大川听到张良的那一句话,若有所思道:“你的意思是说,彭宝入赘的是儒商世家。”

儒商世家是一批经商的儒生,这群人不仅掌握财务,还掌握的笔杆子,明末大名鼎鼎的东林党,南宋时期的江南士大夫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对,要不然你以为他入赘的是普通的商人家”

张良讲道:“彭宝的老丈人身份就是在当地赫赫有名的陈氏儒商,彭宝他又带来了很多新奇又高产的农作物。

在灾区赈济灾民,并且利用儒商的身份打点好当地的官员不强行干涉,彭宝这个大善人的名声在天下越传越广,直接被公子扶苏邀请到了举贤堂。”

易大川在了解彭宝的发家事迹后,评价了一句:“拿钱开路,赈济灾民收买民心,让天下人可知,上台之后又开创科举拉拢寒门学子,给摇摇欲坠的大秦续了一条命。”

“命确实是续了,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无形之中又给大秦埋下了一颗巨雷。”

张良不可否认彭宝的能力,但如果没有他的搞湖人内迁的话,或许后面的自己预测将来的暴乱,局势不会这么糟糕,刘知秀也不会如此担忧。

大秦有可能要完,不管是楚国人,燕国人,还是韩国人,齐国人大伙们都是中原人,谁输谁赢对华夏文明的破坏力度整体来说不大。

江山绝不能落入胡人的手里,血脉和传承不能因为鹏宝那些人的“短暂利益”就此断绝,这就是刘知秀所说的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

“子房,要说埋下隐患这我倒是比较认可,然则说治标不治本,是否又有点过于牵强了。”

易大川分析道:“科举制度,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把字体记载的成本给打低了不少,高产量的作物引进让老百姓勉强有口饭吃,不至于逼到饿死的程度。

读书人再也不用用竹简去记载,这无疑是在给底层寒门,尤其是没有仗打的老秦人打通了道路,可以用知识去改变命运。”

秦国灭亡的根本原因,除了把老百姓逼的太苦外,就是那些手底下的老秦人已经不能通过战争来获得渠到爵位,商鞅的那套刑法还在。

这就形成了一个只有严厉惩罚没有江赏的时代,暴秦这个名字在世人心中就由此产生,那些空有一技之长的秦国人,想报国却郁郁不得志,最后全部都投向了刘邦成为他打天下的主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