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卫青正面击溃匈奴,刘邦情绪大起大落,就卫青能打胜仗?(1 / 2)
看到卫青出现,大秦世界中,秦始皇笑了起来。
“好,卫青来了,这一次应该是能赢了。”
扶苏心情同样很好,笑道:
“父皇您是真的很喜欢卫青呀。”
秦始皇笑呵呵的点头,琉珠一阵晃荡。
“是的,朕就喜欢卫青这样,从底层筚路蓝缕开拓事业的人。”
“若是大秦总能出这样的人,就说明大秦的制度是对的,说明大秦希望还在。”
扶苏若有所思。
“父皇的意思是……”
“希望很重要,”秦始皇淡淡的开口道:“只要底层的黔首们还有凭借努力晋升为人上人的希望,哪怕只是万里挑一,他们也会心甘情愿的奋斗。”
“反之,就是陈胜吴广了。”
扶苏身体震动,过了好一会才道:
“可陈胜吴广出现之前,华夏世世代代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秦始皇摇了摇头,道: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大秦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你不能用以前诸侯争霸时候的眼光去看待大一统王朝的事情,扶苏。”
“黔首百姓是需要希望的。”
以前的华夏,就是贵族们说了算。
所谓的下品寒门,听起来好像挺惨,但实际上大部分的寒士都是家里有房,在村里当地主。
真正惨的,是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黔首百姓,他们除了看黄历之外大字不识一个,世世代代都只能种田。
不识字,就没办法改变阶级。
寒门好歹生活无忧,好歹能让家里子弟读书,在村里生活殷实,只不过没办法大富大贵。
黔首百姓们才是真正每天都要为了饭食而发愁。
大秦军功爵制度为什么能激发老秦人的战斗力?
就是因为这个制度给了大秦黔首百姓一条全新的晋升道路。
不需要读书识字,也可以改变阶层,让生活彻底脱离泥腿子人生路径的道路。
六国为什么打不过大秦?
因为六国的士兵只不过是应付国家征召,而大秦的士兵们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和子孙后代的希望拼命!
一个混日子,一个拼前途。
谁赢谁输,不问可知。
大秦愿意给黔首百姓分享国家扩张的红利,而六国的统治阶层不愿意。
所以大秦赢了。
赢在哪?
赢在民心!
等大秦统一后,没军功了。
这之后的老百姓,晋升通道又断掉了。
其实要是一直没有晋升通道,老百姓忍一忍,一辈子也就过去了。
但当老百姓发现,自己曾经拥有过,现在却没有了。
他们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一个人的愤怒不算什么,但千千万万人的愤怒呢?
秦始皇在世时,没有任何人敢发泄出这种愤怒。
秦始皇死后,若是接班人胡亥能找出一条新的晋升通道给老百姓,大家也不会说什么。
但胡亥并没有。
等大秦老百姓确认了这一点之后,当陈胜吴广站出来振臂高呼,瞬间星火燎原。
总有人疑惑,胡亥也就杀了个蒙恬,连王离都没动,为什么大秦军队一下子就废了?
因为大秦军队也是由黔首百姓组成的。
当没有了晋升的希望,大秦军队虽然还是那些人,但他们的精气神消失了。
他们变成和以前的六国士兵一样,参军只是一项工作。
工作嘛,何必认真,何必拼命?
混一混也无妨。
反而是和秦军对抗的起义军,不拼命是肯定活不下去的,拼命能赢的话才有荣华富贵。
双方的心态完全颠倒了。
而事实也证明,胜利的确一直都属于敢于拼命,愿意拼命的那一方。
秦始皇感慨道:
“这个道理朕一直都懂,所以朕平定百越,北伐匈奴,就是为了尽可能维持军功爵制度的时间,让黔首们能获得更多的军功。”
“可惜……”
秦始皇摇了摇头。
在金幕出来之前,秦始皇也没什么好办法。
大秦当时的扩张,已经到了极限。
这种极限是当时华夏社会的极限,已经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的意志能改变的事情。
金幕的出现,让大秦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会读书的去考科举,不会读书的可以参军对外扩张,实在啥也不会的还能进厂打工。
人人都有希望,人人都在努力奋斗。
这样的大秦怎么可能不蒸蒸日上?
扶苏心服口服,点头道:
“儿臣受教了!”
汉初世界。
看到卫青出现,刘邦顿时激动。
“好好好,朕的大汉将军来了,大汉有希望了!”
“娘的,这其他人都是废物庸才,打仗还得靠卫青!”
刘邦毫不掩饰的吐槽,让在场的大汉臣子们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萧何看到刘邦如此激动,便安慰道:
“陛下放心,汉武帝陛下乃是千古大帝,麾下想来是会有许多名将的。”
刘邦哼了一声,道:
“拉倒吧,会不会打仗的人,朕看他打一仗就知道了。”
“不然你以为朕当年为啥不让樊哙灌婴周勃去攻击赵国齐国,而是让韩信去?”
“现在都已经出场那么多个武将了,除了卫青之外,全是废物!”
刘恒摸了摸鼻子,心中也有些疑惑了。
难道大汉真的就只有一个卫青?
突然,刘恒想起什么,道:
“对了,还有一个少年霍去病,金幕既然特地打出了他的名字,或许他将来也能有所作为。”
刘邦听完并未高兴,反而更加无语了。
“这霍去病看起来才十岁出头,等他成长至少也得十年。”
“难道这十年里就只有卫青独挑大梁?”
“朕现在都有点搞不懂了,刘彻不会只靠一个卫青就能成就千古大帝的功业了吧?”
众人都是无言。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刘彻紧急征集了三万骑兵,由卫青统领前往雁门。】
于单在得知了消息后,立刻将匈奴的军队集合起来,准备迎战。
双方在雁门郡城外的平原处相遇。
当匈奴斥候将汉军主帅是卫青的情报告知于单后,这位匈奴左贤王明显激动了。
“好啊,终于等到卫青这小子了。”
“我打的就是卫青!”
几乎没有什么迟疑,两边的主将摆开阵势,很快发动了进攻。
这一次,由于是纯粹的骑兵作战,匈奴人非常自信。
一上来,就是他们非常熟悉的一轮轮箭雨抛射。
在于单的预想中,汉军骑兵应该也是类似的战术。
这种战术匈奴人都玩了几百年,汉军不可能是匈奴人的对手。
但很快,于单就发现自己错了。
卫青表情沉静,开口道:
“重骑直接冲锋,不要有任何顾忌!”
在卫青的命令下,首先突出的是三千重骑。
这些重骑兵的身上穿的是札甲,主要以犀牛皮作为覆盖大部分地方的材质,特别重点的防护部位则以青铜、铁作为甲片材质。
可别小看这些札甲,单单一套的成本都相当于一匹战马!
刘彻是真舍得砸钱的。
文景之治,爷爷和老爹留下来的家底,他是真哐哐往军队里砸的。
在这些札甲的防护下,匈奴骑兵抛射过来的箭矢对汉军几乎造不成什么大的损失。
汉军一个加速,已经迫近到了百步之内。
冲在最前方的汉军重骑,举起了手中的大戟和长矛。
大戟的长度是一米八,长矛的长度则更为夸张,达到了两米五。
“杀!”
汉军重骑撞入匈奴骑兵阵中,大戟长矛挥舞之下,一阵血雨腥风。
匈奴可没有大汉这种家底。
匈奴人的士兵,都是平时放羊牧马,战时引弓作战。
他们身上穿着的都是动物毛皮制成的袍子衣物。
这种衣物在面对大戟长矛时,和纸糊的也差不了多少。
短短片刻,最前方的上千名匈奴骑兵就被汉军重骑的这一波冲阵杀得人仰马翻。
于单看着这一幕,直接傻眼。
“这是什么军队?为什么之前我没有见过这样的汉军?”
另外一边,卫青露出笑容。
“果然,将重骑兵集合在一起冲阵是对的。”
之前的公孙敖李广他们,其实也有重骑兵。
但他们并不是让重骑兵去冲阵,反而把这些威猛的重骑兵留在身边作为亲卫队!
卫青一直觉得这种战法有问题。
今天,卫青证明自己是对的!
于单自然不可能就这么认输,派出了更多的匈奴骑兵前来支援。
紧接着汉军重骑兵而来的,是汉军的轻骑。
但汉军轻骑也没有和匈奴人比骑射。
他们将长弓牢牢放在身后,挥舞着将近两米长,刀刃就有足足一米的环首刀,紧随重骑兵之后冲了过来。
这些环首大刀,立刻在空中溅起了无数血雨腥风。
刀光一闪,就是一颗匈奴人的脑袋冲天而起。
汉军左冲右突,将匈奴人前方的数千骑兵打的阵型凌乱不堪,四处溃散。
于单都傻眼了。
“这汉军骑兵,什么时候这么强了?”
就在去年,于单会同自家老爹军臣单于,还把公孙敖和李广打得屁滚尿流呢。
为什么卫青麾下的汉军骑兵,和其他人麾下的骑兵不一样?
就在于单还沉浸在震惊之中时,卫青呵呵一笑,从一旁的扈从手里也接过了一把环首大刀。
卫青坐在马上,将环首刀斜斜指向地面。
刀刃顶端几乎触地。
下一秒钟,卫青沉声开口。
“全军出击!”
剩余所有的汉军骑兵,在卫青的率领下倾巢而出,猛攻匈奴人本阵。
雁门郡城外,马蹄声震天,无数烟尘滚滚。
烟尘中,大汉骑兵的脸庞若隐若现,杀气腾腾。
匈奴?
老子杀的就是匈奴!
天地间,这一刻似乎所有声音都消失了。
只有汉军那如雷霆般的马蹄声,沉重地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房。
于单脸色大变,心中的骄傲被打得粉碎。
“撤退,快撤退!”
甚至都不需要于单提醒,大量在战场边缘的匈奴中小部落首领,早已经偷偷率领部下逃离战场。
这也是草原人的生存本事。
见势不妙,就逃!
实在逃不了,就投降。
草原第一法则——活下去,无论任何方式。
这是根植在每一个草原人身上的基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草原并不属于纯粹的人类社会,而是更像动物世界。
匈奴人,就是一匹匹草原野狼。
但发现打不过的时候,他们是不可能拼命的。
都抢了那么多财货了,把命交待在这里,那可就亏大了!
匈奴人全线撤退。
汉军趁势追杀,整整追了三天三夜,追出了几百里之外。
一直杀出长城,进入匈奴境内百多里地,卫青才终于下令班师。
【这场雁门之战,卫青率领三万汉军骑兵正面迎战匈奴左贤王于单所部,斩杀和俘虏匈奴人超过四千,取得了一场极为朴实无华的胜利。】
【如果说龙城之战还有人说是汉军损失惨重,只能算一场取巧的、自我安慰的胜利,那么这场雁门之战,就是纯粹的正面实力取胜,毫无争议的辉煌胜利。】
【这场胜利彻底平息了西汉内部所有争议,也让整个西汉王朝所有人意识到,原来大汉是真的能在骑兵正面对抗的情况下战胜匈奴的!】
【卫青以一己之力,打破了“匈奴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
汉初世界,刘邦放声大笑。
“看看,看看!”
“朕就说嘛,卫青能行,朕就知道他一定不会让朕失望的!”
在场的其他人也是眉开眼笑。
曹参连连点头:
“卫青是真不错啊,之前还觉得他的奇袭不太有说服力,如今这次正面取胜,成色十足。”
周勃等武将们连连点头,赞叹声一片。
曹参周勃灌婴这些,都参与过当年那场白登之围。
匈奴骑兵的战斗力,他们是实打实领教过的。
当时的大汉一样也是有骑兵的,还有步兵的支援。
但没用,还是被冒顿单于麾下的匈奴骑兵各种玩弄于股掌中。
这也让他们更加深切地明白卫青这场胜利的含金量!
萧何感慨道:
“卫青的这场胜利,意义可不仅仅限于斩杀数千人,而是在于提振了大汉的士气,让大汉真正摆脱了对匈奴骑兵的恐惧。”
别忘了,在金幕中的大汉,可是被匈奴压制了近百年。
一年前的龙城之战,正面李广、公孙敖两次和匈奴骑兵对抗,都以惨败告终。
在这样的背景下,卫青的胜利远远比所谓的几千斩杀更重要。
他破除了大汉近百年的心魔!
心魔既除,还有什么能阻止大汉王朝展翅高飞,翱翔天际!
金幕中,军臣单于表情阴冷,看着面前的于单。
“狂妄自大的蠢货!”
“竟然输给了卫青一个马奴,挛鞮氏的荣耀都被你丢尽了!”
于单脸色通红,哑口无言。
这场失败,对于单来说实在是过于丢人了。
匈奴人几十年对大汉的压制,到于单这里完全成为了笑话。
一旁的诸多匈奴高层,脸色也很难看。
军臣单于的弟弟,右贤王就嘲讽道:
“于单,汉朝人得感谢你帮助他们提升了自信心。”
“对了,去年大单于让你继续南下进入汉朝境内劫掠,你也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就退兵了吧?”
于单怒视右贤王: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之所以失败,只不过是因为将士们都抢到了足够的东西,无心恋战罢了。”
“韩安国不也被我打败了吗?卫青侥幸而已。”
右贤王呵呵冷笑:
“侥幸?一次是侥幸,两次还是侥幸吗?”
“于单,你这种心态,将来恐怕无法胜任大匈奴的单于呢。”
“够了!”军臣单于拍了一下桌子,冷冷开口道:
“你们不要像孩子一样在我面前争吵!”
军臣单于积威甚重,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
用了好一段时间来平复怒火,军臣单于才冷冷地开口道:
“汉朝已经完全中断了和我们之间的互市,我们必须要有更多的胜利,逼迫汉朝人的退让。”
自从白登之围解除,西汉和匈奴之间就展开了上百年的互市。
虽然像铁器、粮食这种战略物资都被列为管控品不允许卖给匈奴,但大汉的其他各类物资还是源源不断地输入草原。
这对资源贫瘠的草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支撑。
如今互市中断,匈奴人,尤其是习惯享受来自汉朝各种资源的匈奴贵族立刻就感受到了生活品质的断崖式下降。
这对他们来说是无法容忍的。
军臣单于的话,立刻就得到了众人的赞同。
右贤王迫不及待地开口道:
“大单于,就让我们这边出击吧!”
“我们可以直接打到长安去,给刘彻那个家伙一点教训!”
匈奴分为三部,分别是位于漠南中央的单于本部,东边的左贤王部(辽西平原)和西边的右贤王部(河西走廊)。
军臣单于沉吟片刻,缓缓点头。
“可以,明年就由右贤王部作为主力,从河套地区南下直取关中,威逼长安。”
“本单于就不信,等咱们匈奴的大军包围长安后,刘彻还能这么硬气!”
顿了顿,军臣单于又将目光看向于单。
“于单,本单于再给你一次机会。明年你继续出兵进攻汉朝东北,和右贤王部形成两路夹击之势。”
“这一次,你可不能再出别的问题了!”
于单闻言大声道:
“请您放心,这一次我一定会一雪前耻!”
……
长安城中,刘彻非常高兴地接待了凯旋而归的卫青,并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会。
皇后卫子夫还特地带着小刘据参与了这场宴会。
刘彻握着卫青的手,感慨道:
“卫青啊,大汉能有你这样的名将,是朕之幸,大汉之幸!”
众人听着刘彻的话,心中那叫一个嫉妒。
但偏偏,不服气还不行!
之前那次突袭可以说是巧合。
这一次卫青可是真刀真枪的摆开阵势,把匈奴左贤王于单打得败退。
再对比之前的公孙敖、李广、韩安国,这区别简直不要太明显。
现在的大汉,就只有卫青能赢,其他人都赢不了匈奴。
实打实的战绩放在这里,不服不行!
卫青毕恭毕敬地开口道:
“陛下言重了,这一次臣之所以侥幸得胜,乃是因为韩安国大人领兵英勇作战在前,消耗了匈奴人足够的锐气。”
“若是没有韩安国大人率领的郡兵们,臣也是难以得胜。”
“如今功劳仅归臣一个人,臣心中实在难安。”
“还请陛下封赏韩安国大人和他麾下的有功将士,抚恤那些为了保卫家乡而战死的郡兵,大汉百姓得知后必然会赞颂陛下的恩德,将来更加愿意为陛下拼死作战。”
刘彻愣了一下,随后大笑起来。
“好,没有问题!”
众人看向卫青的视线,又多了几分尊重。
其实卫青是完全可以独自一人拦下所有功劳的,没有任何人能质疑。
但他却特地分润了一些功劳给韩安国,这就非常难得了。
和这样的人当同僚,那是真的舒服。
【卫青的胜利,越发引起了匈奴人的怒火,并决定对汉朝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和报复。】
在发动进攻之前,军臣单于特地将左贤王于单叫到了漠南王庭。
“于单啊,你可知道这一次我为何不领兵南下吗?”
于单愣了一下,随后毕恭毕敬地开口道:
“孩儿不敢随意揣测父王的想法,只需要听从父王的命令便是。”
军臣单于显然对这个态度很满意,露出笑容。
“我很清楚,我活不了几年了。你是左贤王,但现在很多人都在觊觎你的位置。”
“右贤王,还有伊稚斜那小子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