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米仓道(2 / 2)
这米仓山属于大巴山山系的山脉之一,其山势走向为东西走向,横跨四川省的广元、通江、南江三个县,在米仓山的北面就是属于陕西省所辖的龙头山,出了龙头山那就是汉中盆地了。
虽然这从大巴山以南的南江县到大巴山以北的南郑县直线距离不过一百五十里左右,但是这大巴山中的米仓道长度差不多快有五百里地,其中的栈道的长度差不多有一百多里。
不过这米仓道中的栈道不像褒斜道那样是连贯的,米仓道的栈道在则是断断续续。
目前铁营与摇天动等几营义军已经进入米仓山有五六天了,也亏得摇天动他们这帮土寇带路,所以这一路过来没有走过冤枉路。
别看这米仓道已经走就几千年了,但是这年头可没有路标牌也没有指示灯更没有卫星导航,没人带路的话肯定会走一些错路死路的最后无功而返。
因为这米仓道这几千年因为各种自然灾害以及战争等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这米仓道中除了那几个主要节点没有变之外,连接这些节点道路则是变化了很多次。
如果没有熟悉地形的土着带路的话,那铁营很有可能就走了前朝或者是更久远时期的旧路,最后发现此路不通只能原地返回。
铁营派去汉中探路和打听消息的细作就碰到过很多次这种情况,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铁营这么长时间以来没有和汉中义军取得联系的原因。
...
此时的王铁他们就在米仓山中一处栈道旁边的凉亭处,在这凉亭的东侧就是米仓山的崖壁,在西侧那就是万丈的深渊,。
而这个凉亭那也是破旧不堪,那亭顶的瓦片早已经是全部都掉完了,而这亭子的木护栏也已经腐朽掉,现在这亭子的护栏则是铁营的弟兄重新给装上去的,以防止王铁他们不小心坠落山崖。
此时这凉亭中有王铁、赵胜、李子健还有“摇天动”姚三才等几名义军首领,这几人正在这凉亭里面搬着板凳坐着喝水聊天,然后那各营的义军弟兄们则是在这栈道上行军。
王铁看着那悬崖下的万丈深渊再看看那四处的悬崖绝壁以及那沿途的亮丽风光,于是王铁不禁借用一句古人的话感叹道:“这到了四川我才知道什么叫做蜀道难,难以上青天啊!”
一旁的李子健看着附近的险要地形也不禁感慨道:“是啊!这蜀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能派精兵强将守住这些要道,那在这四川称王称霸也没人能管的了。”
这一旁的摇天动听到李子健这话后笑着对他说道:“李兄,那诸葛亮、姜维何等英雄人物,可不照样没有守住四川叫魏国给灭了?!”
“我是四川人我不护这个短,别在我们这四川古称‘天府之国’且地势险要,但自古以来我就没听说有谁能从四川这里打出去得天下的,所以在下认为如果窝在四川称王称霸最后肯定是自取灭亡!”
虽然这摇天动读的书不多,但是他也知道在四川混肯定是没前途的,所以才打算跟着王铁一块出川去闯荡一番。
那李子健听到摇天动这话后仔细一想好像也是这么回事,于是点了点头没有反驳摇天动这话。然后那一旁王铁来了兴趣,于是便问赵胜道:“先生,您这是读书人,您来说说看为什么在四川混的到最后都没混出什么名堂来?!”
大伙们听到王铁问的这话后也都看向赵胜,想听听这位秀才老爷有什么高论。
赵胜听到王铁问的话之后放了下手中的水杯,然后略作思考了一会便开始阐述他的看法。
“这巴蜀之地成都平原沃野千里,丰年成熟的话产的粮食足够几个省吃的,即使是灾年也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所以古来便有‘川蜀熟,天下足’的谚语,说的就是这四川土地肥沃是一块大粮仓。”
“这四川之地,西边是雪山高原,南边是云贵高地,东边、北面则是秦岭、大巴山及其支脉,可以说这巴蜀之地也是一个四塞之地。”
“这巴蜀虽为四塞之地利于防守,外面的敌人难以攻进来,但同时又因为道路崎岖难走后勤供应困难,所以这也巴蜀之军难以打出去,这也是诸葛亮、姜维北伐无功的原因。”
“再则,虽然这巴蜀之地土地肥沃基本上没有缺粮的问题,但也正是因为没有这缺粮的后顾之忧,所以历代占据这里的枭雄便贪图于安逸消磨了进取之心,以至于荒废武备无心再战。”
“所以到了外敌入侵之际,占据蜀地之人便都只能任人宰割毫无还手之力,季汉之刘禅后蜀之孟昶,其败亡便来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