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泌阳遭遇(1 / 2)
第961章泌阳遭遇
这由豫入楚的路虽然有三条,但是古往今来兵家用兵都是选择从南阳腹地经襄阳沿汉水南下入江汉平原,这也是为什么襄阳地区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原因。
另外两条路中翻越大别山这条路就不用说了,如果粮草不济的话,搞不好会饿死在大别山里面,所以历代用兵基本上没有翻越大别山入楚的。
也就是后世凿穿大别山挖了几条隧道之后才将信阳与江汉平原给连接起来。所以李子健才建议王铁不要走这条路。
至于枣阳→随州→安陆这一条线虽然不用翻山越岭且还是一片平地,但这条路线的风险性也非常的大。
枣安线的西边是大洪山脉东边是桐柏山脉,这条路线其实就是在一片巨大的山谷之中,其南北总长度差不多有三百多里地,所以如果一旦被敌军两头堵上的话,那就有撤不回去的风险。
虽然可以钻山沟子回去,但大军一旦钻进山沟子里再出来的话必定是会损兵折将。
还有就是后勤补给困难,那襄阳线之所以兵家必争之地,主要是从南阳腹地可以一路开船开到襄阳城下。而从南阳腹地却没有水路连接枣安线。
所以历代北方对南方用兵很少从随、枣一线往江汉平原突击的原因就是这两点。
但这两点对铁营倒是没什么难度,首先铁营不用担心会被官军给两头堵住,即使出现这种情况,大不了往两边山里窜就行了。
铁营是流寇队伍不用担心会有士兵在钻山沟子的时候开小差逃跑,所以不会出现那种正规军从往山里一钻就跑一大片的情况。
再者补给问题也不用担心,首先这铁营不过一两万人后勤压力不大,再加上铁营是反贼,走到哪里抢到哪里就是了。
这样一来的话终上所述铁营走枣安县入楚则是最好的选择,既能避开了在南阳腹地被李卑、邓杞截击风险,又不用担心走大别山困死在山里的风险。
所以李子健便向王铁推荐走这枣安线入楚,王铁对此欣然采纳决定南下经泌阳县翻越桐柏山从湖广随、枣地界入楚。
...
汝宁府治,汝宁县板桥镇。
这汝宁县就是后世驻马店市的驿城区,这板桥镇的位置就位于汝宁县与南阳府泌阳县的交界处,此时那河南标将宋际明正带着标兵从汝宁县往东取道泌阳县然后迂回北上去往裕州与左良玉等部回合堵截铁贼。
这板桥镇的北面就是二郎山脉南部的灯台架,南边则是桐柏山系的云梦山和金顶山,东边则是桐柏山系的大乘山脉。
这桐柏山系往西北方向延伸的几条山脉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连接到一块,山脉与山脉之间都有相当长的一段缝隙。
比如铁营所在的尚店镇就在二郎山脉与大乘山脉之间的一片宽度为二三十里长度超过一百多里的巨大山谷之中。
而板桥镇所处的位置就在这三山之间的盆地中,从板桥镇往东的大乘山脉中的尖山与猴寨山之间还有一条山谷可供通过。
这宋际明选择从这里走除了是抄近路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遂平县有条淮河支流的支流沙河,这沙河流经遂平县城然后一路往西流入到大乘山中。
那宋际明为了快速抵达裕州就从西平县南下遂平县征调船只水路并进,最后只花了一天多的时候就行进一百多里地抵达了这与泌阳县交界处的板桥镇。
...
这虽然抚标营的哨探提醒过宋际明说贼寇极有可能从二郎山南下到泌阳县境内,但是这宋际明也没有当回事,那宋际明要是真当回事的话也不会在给玄默汇报这个情况的时候吞吞吐吐的。
虽然那玄默是个不懂军事的文官,但这武将出身的宋际明比玄默也强不到哪里去。
此人原来是开封宣武卫的世袭指挥佥事,在担任抚标中军之前从来没有带过兵,一直以来都在卫所里靠着盘剥军户为生。
由于这指挥佥事的武职是祖上传下来的,所以此人包括此人的父辈祖辈那都是只知道贪污腐败的酒囊饭袋,兵书那是从来不看,卫所里的卫军也是从来都不操练。
所以那军事能力也和玄默一样基本上为零,甚至可能还不如玄默。
这宋际明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得知那原任抚标中军袁大权被流寇打死之后便想着谋夺这个职务,于是这宋际明就给他的直属上级开封兵备道伊先民送了三千两银子,请伊先民到玄默那里去活动一下。
那伊先民收了宋际明的黑钱之后肯定是要办事的,于是这伊先民拿出一千两去找玄默,在玄默面前把那宋际明夸的跟韩信转世,所以这玄默在伊先民的忽悠加上银弹攻势之下向朝廷举荐宋际明当这个抚标中军。
那宋际明花这三千两来买这个官当自然不会是来为大明朝尽忠的,而是宋际明瞅准了一个发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