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定策回陕(上)(1 / 2)
第953章定策回陕(上)
农民军在攻克渑池后为了庆祝成功突围在此地大吃大喝了三天,这吃完喝完之后农民军首领们就开始在为未来做筹划。
有的农民军首领在庆祝完之后给王铁打了声招呼就从渑池拉着队伍离开了,这些从渑池离开的农民军队伍都是直奔豫西山区去做山大王。
因为铁营在渡河攻占渑池后就已经放出了消息准备回陕,这些离开的都是厌倦了那种颠沛流离的流寇生活,选择停下来去山里开荒当坐寇。
不过这些农民军队伍的规模都不大,都是一些兵员加家眷不到三千人或者是不到一千人的小规模队伍,但凡队伍规模稍微大一点的都没有选择去豫西山区当坐寇。
毕竟这队伍规模要是大了的话不当流寇也不行,因为山里的产出可养不活那么大几千上万人的庞大队伍,再则就是官府也不可能眼瞅着山里有这么大一支坐寇存在。
这本来农民军是打算就在洛阳府这一带过完年之后再回陕西,但是这事与愿违,在十二月初山西、豫北、河南的官军全部都向在洛阳府这一带挺进。
这河水结冰了虽然利于义军往河南转进,但在黄河北岸的官军也同样可以轻而易举的渡过黄河前来追击农民军。
于是就这样在崇祯六年的十二月初农民军在渑池又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此次会议参会的掌盘子没渡河之前的那么多,仅不到四十名掌盘子,这些没来参会的掌盘子都已经拉着队伍离开了渑池。
...
渑池县衙,一堂。
这由于上月底的强降温导致现在每天的平均温度都在零下,所以这次义军开大会没有在室外而是室内,毕竟这在室外冻坏几个年纪大的掌盘就不好了。
这县衙一堂原本墙上挂着的《明镜高悬》的匾额被换了下来,换成了义军的《替天行道》。
那县令审案用的书案也被撤了下来,换成了一张长桌子,还是像过去一样,王铁、高迎祥等人按照座次坐在这桌子后面。
在几人后面的墙壁上则是挂着一幅陕西、湖广、四川、陕西四省的地图,这幅地图上没有标准路网,山脉也仅标准了秦岭的几个主要山脉,水网也仅标准了长江、汉江、黄河还有洛水(河南洛河)这几个大型水脉。
至于那些府、州、县以及大型集镇倒是全给标准了出来,其所在方位大致也没有错,但是这比例尺那就基本上没有。
所以这幅舆图相对来说制作的比较粗糙,别说达到军用的标准了,就连民用的标准也都够不上,但义军条件简陋也只能达到这个水平。
不过就这那也是赵胜、梁明伦他们几个读书人每天加班加点忙活了将近七八天工夫才折腾出来的。
虽然这大明朝对舆图管制比较严格,但是对于地理类图书管制的倒不是很严,就连官方也发行过一部地理类图书《大明一统志》,赵胜他们就是根据这些图书来绘制的地图。
不过这些地理类图志对水网、路网、驿站、码头、关卡的信息保密程度非常高,基本上见不到这类信息,毕竟这类信息是可以作为军事用途,所以极为保密。
这些公开的地理信息仅是描述地方的风土人情和风景名胜以及城池大致所在的方位。
但即使是这样对义军来说也够用,只要知道大致的方位就行,到时候派出细作、哨探前去找当地老乡打听一下,这些以上信息要想弄明白也就是多花点时间而已。
...
此时在这一堂的大门并没有关上,因为在这室内温度一样低,所以在一堂的中间烧着好几个炭火炉子,所以这大门不能关,免得让大伙们给一氧化碳中毒。
在这厅堂内两侧坐满了前来开会的义军首领,这些义军首领们身上都穿着蓝色的棉袄手里都拿着一个陶碗在喝着热粥,今天已经是腊月初八了,所以大伙们都在喝着腊八粥。
待喝完粥之后铁营的伙头兵便进来把大伙们吃过碗拿下来,然后大伙们便正式开始开会。
王铁将手里的碗勺递给伙头兵后直接用手擦了擦嘴巴然后在身上又擦了一下,接着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拿出来一根出来,然后在王铁身后的杨雄便立马将火折子递上去给王铁点上。
这王铁并没有将口袋里的烟拿出来散,因为这烟不到十根,而这在场的掌盘有三十多人,这到时候没有接到烟的掌盘肯定会很尴尬,所以王铁也就没有把烟往外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