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这里的咖啡挺利尿啊(1 / 2)
十九层的一间小会议室。
原以为给老狐狸又当了回拐杖,就没自己什么事儿,想着溜出去四处转转,看看这个“小王国”里还有些啥玩意儿,长长见识。
结果老狐狸对秘书一句,“给他来杯咖啡”,让小李秃子只好把沟子和窗边的沙发来了个亲密接触,一边品着多加奶少放糖的机制咖啡,一边旁听着李建熙如何磋磨下面这些分公司的头头们。
比如眼前的这三位,三位和李建熙一桌聊家长里短的亲近人。
“尚龙,听说你儿子又离婚了?”李建熙接过秘书递来的几份文件,看了眼标题,扣在桌上。看了眼左手边负责综合石化公司的金社长。
“呃,这个,是。”
“第几次了?”
“第二次。”
“多找找你和你老婆的原因,不行,就让你儿子搬出去住。这小子,”李建熙指指李乐,“这小子的阿爸,我的亲家,曾经和我说过,不痴不聋,不作家翁。我觉得这话很对,有些事看不惯是习惯问题,眼不见心不烦,彼此都舒心。”
“会长说的是,回去我找我家那小子聊一聊。”
“东善,你最近也当外公了,说说,心情怎么样?”李建熙又问坐在对面的医疗设备的总裁。李乐听着这人姓朴,长得一副南高丽标准的质朴的大饼脸的五十多岁的男人。
“心情?”朴东善叹口气,“我现在是哪眼看我那个女婿哪眼烦。”
“怎么?”
“我们家秀珠生孩子时候,这个混球竟然在外面和一群狐朋狗友喝酒唱歌,直到孩子出生了,才醉醺醺的到了医院。太不负责任了。”
“那你作为岳父,还不抽他?”边上,电子公司的崔常务做了个手势。
“想呢,要不是秀珠拦着我,我肯定得揍他。哎,也不知道秀珠怎么就迷这个西八玩意儿,就因为长得好看?”
“呵呵,当初秀珠结婚的时候,你不是还给我们显摆女婿长得帅么?”
“此一时彼一时,是知道德行这么差的。我说东成哥,你家的庆一怎么样了,在丑国这么多年,真不打算回来了?”
崔东成摇摇头,“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
李建熙把手里扣着的几份文件捏起了递给几人,“庆一现在是在丑国的分公司吧?”
“是的,会长,”
“也好,终归是在给公司工作,以后升职了,再调回总部,不就回来了?”
“啊,谢谢会长。”
“呵呵呵。”李建熙笑了笑,示意几人手里的文件,“都看看吧,给你们几分钟。李乐,陪我去一趟洗手间。”
正滋儿咂着咖啡的李乐,有些不情愿的起身。算了,人前给您面子。
等李乐再回到会议室,就瞧见刚才还乐呵呵的三位,正坐在会议桌前紧皱着眉头,脸色有些不好看。
把老狐狸扶到沙发上,李乐退回自己的位子,就听到。
“你们几位都应该看过这份报告了。九三年在丑国电子展上,看到我们的产品被摆在角落吃灰,尚龙哭着和我说,三松的根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这句话我记了11年。”
李建熙往后依靠,“就像过去的汉江里,流淌的是石油和钢铁,而现在,流淌的是dNA序列和硅片。”
金尚龙?摘下老花镜擦拭,“可会长,蔚山炼油厂三万员工里,四成工龄超过二十年,如今突然转向,这个是不是.....”
抬手打断,语速加快,“不是突然!当年我接手时三松还在生产白糖面粉,可现在我们的d-RAm市占率全球第一。退出汽车产业时,股东骂我是败家子,但去年三松电子占南高丽总出口21%,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改变的。”
“记得前几年的金融危机吗?当时你带着工人用计算器核算库存保住现金流,但现在的系统十分钟就能完成全年风险模拟。”
说着,从桌上拿起一本秘书放在手边的企业年鉴,翻到一页,指着上面的照片,“这是十八年前,综合石化建厂时,咱们俩蹲在反应釜前,调试参数的场景,你还有印象么?”
金尚龙接过来看了眼,深吸一口气,“记得。”
“但,尚龙啊,时代不会为情怀停留。”
朴东善捏着文件,抿着嘴唇,抬头看着李建熙好几秒,“可,建熙哥,医疗设备需要十年临床数据积累,那些mIt博士再聪明,能比得过三十年的老技工?”
摇摇头,“经验当然宝贵。但你知道吗?东大医院上周退货了我们最新款mRI,因为他们的诊断系统要求500hZ条件下,输出声功率,允许误差范围±5%,你觉得这是传统技工能够企及的标准?”
“还记得九肆年你带着团队三天三夜手工校准第一台超声仪吗?成功的当天的夜里三点,你兴奋着跑来敲我家门,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个好消息。可东善,你知道么?现在年轻人用激光干涉仪两小时就能完成。三天三夜和两小时,你觉得呢?”
朴东善仰头,看着天花板,而一旁的崔东成,紧握拳头,“会长,半导体部门不同,我们刚突破90纳米制程,脚盆工程师......”
李建熙?忽然拍了桌子,“正是如此!九八年我们赌上全部身家研发12英寸晶圆时,那些东京的老专家嘲笑我们是暴发户,但现在呢?”
说完,又从手边甩出一份数据到了崔东成面前,“看看吧,弯积电的28岁工程师用机器学习优化蚀刻参数,效率比我们高40%!这说明了什么,你比我更清楚。”
崔东成面色有些发白,“可那些孩子连光刻机的安全规程都记不全。”
“这是事情的根本么?”李建熙?语气突然缓和。
“东成,你是我亲自提拔的第一批技术骨干,公司的存储芯片从零到现在这个地步,你功不可没。但科技的战场需要另一种嗅觉,这比芯片制程复杂十倍。”
说着,李建熙从自己的笔记本夹页里抽出一张纸,展开,上面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字迹和箭头。
“这是你当年提交的dRAm技术路线图,我一直留着。三松不会忘记功臣,但若我们沉溺于过去,就会被未来埋葬。”
崔东成瞄了眼,眼圈渐渐泛红。
“所以需要诸位做最后三件事,第一,从各自团队推荐三十名四十岁以下技术骨干,十名经营人才,要那种敢把数据拍在社长桌上的疯子。”
“第二,成立特别顾问委员会,诸位每周只需坐镇两天。”
“第三,下月济州岛新球场启用,我给三位永久预留了晨间球位。”
金尚龙叹口气,“会长,您这是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