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召唤猛将 > 一千五百八十二 古今恶来

一千五百八十二 古今恶来(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就在五路汉军先后接到刘辩圣旨,准备渡河强攻曹魏之际,曹操也在邺城皇宫召集了麾下文武共商对策。为了避开汉军锋芒,曹操接受范增的提议,准备从邺城迁都。

贾诩建议迁都巨鹿,理由是巨鹿地处冀州中心,便与布命令,指挥各军团协同作战。况且巨鹿距离黄河前线还有五百多里路程,距邺城也有三百多里的路程,战略纵深可以得到保证,短时间内应该无虞。

范增则建议迁都并州晋阳,理由是晋阳南有壶关要塞,西有太行天险,况且徐晃兵团的实力要远逊于李靖军团和诸葛亮军团,所以晋阳的安全性要远远高于巨鹿,但在布命令的便捷、快方面却是不及巨鹿方便。

范蠡、程昱支持范增的建议,而刘馥以及从徐州逃回来的曹刿则支持贾诩的建议,两派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最后齐刷刷的把目光投向才曹操,请大魏皇帝定夺。

曹操的偏头痛最近又开始犯了,捂着脑门扫了众文武一眼,沉声道:“两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晋阳有雄关天险,易守难攻,但位置偏颇,不利于调度全局。巨鹿虽然地处冀州中心,布命令快捷迅,但一马平川,易攻难守,若汉军直逼城下,则朝野震动。”

众文武一起低着头洗耳恭听,静等曹操的抉择,大殿上鸦雀无声,静寂的仿佛能听见心跳的声音。

曹操清了清嗓子,加重了声音:“朕思前想后,决定把朝廷迁徙到晋阳。当然,朝廷中枢虽然搬走了,但朕却不能走,朕要学习刘辩天子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精神,留下来继续坐镇邺城,总揽全局,与汉军一决胜负。”

曹操的决定完美解决了贾诩和范增的分歧,众文武在一致赞成的同时纷纷躬身表示忠心:“陛下不走,臣等便不走,誓与陛下共存亡!”

曹操挥手道:“众卿不必意气用事,你们该走的朕一定不会留,该留的朕一定不让走。”

商议一番之后曹操做出最终决定,由范增、刘馥、任峻等人带领文武公卿簇拥着太子曹植,以及众嫔妃克日离开邺城,迁都晋阳。曹操则带领范蠡、贾诩、程昱、典韦、许褚、曹彰、史建瑭、杜嶨等悍将率领十四万人马等候韩信的到来,再决定下一步的战略。

因为就在昨天傍晚,曹操接到韩信使者送来的书信,说是韩信已经主动放弃乐陵阵地,正率领十万人马向邺城移动,请曹操点起兵马静候自己的到来。

百万汉军压境,曹操与麾下的文武也明白曹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所以必须仰仗韩信、李牧率领的十五万唐军,方有希望绝处逢生,化险为夷。

曹操的命令下达之后邺城里面人喊马嘶,鸡飞狗跳,一片嘈杂之声。

邺城在去年被李靖攻克之后元气大损,实力早就不复存在,粮仓里的粮食、国库里的金银财宝、库府里的甲胄兵器大部分已经迁徙到了晋阳,即便邺城失而复得,曹操也没有把这些物资迁回来,而是一直留在了并州晋阳。

为了对抗汉军,曹操派曹仁率领司马懿、司马错、曹参、巨毋霸、赵普、夏侯尚、夏侯真等人率领十万人马驻守河内,抵挡徐晃、徐达对邺城的威胁。

之后又派杨素率领荆布、张绣、胡车儿等人提兵武。

典韦跨前一步,拱手禀报道:“回陛下的话,此人乃是微臣前些日子亲自招募的勇士,冀州巨鹿君人士,姓鄂名来,双臂膂力过人,武艺娴熟,不在微臣之下,所以微臣便提拔他做了校尉。”

曹操闻言不由得兴致盎然,抚须道:“朕时常夸赞你是古之恶来,没想到现在我军又多了一个叫做鄂来的猛士。既然你如此夸赞他,必有过人之处,你亲自下去唤他到城墙上来见朕,若有真材实料,朕一定不吝封赏!”

“臣遵旨!”

典韦答应一声,兴冲冲的下了城墙,翻身上马出了城门直奔校场上找到恶来,便带着他入城拜见曹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