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1章 烈城(2 / 2)
苏角淡淡地说道:“不可说,不该打听的别打听。”
刘姓族长犹豫了一下问道:“那……那位少年郎是不是墨家学派的人?”
苏角点了点头,心话:废话,哪是当今陛下,他是墨家的巨子,当然是墨家学派的人,全天下墨家人全部听他的好吧。”
刘彘说道:“那就好。”
苏角一听问道:“什么那就好,你们什么意思?”
刘氏族长解释道:“那一位贵客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发家致富的技巧,嘱咐我们,如果看不懂可以找墨家的人,让他们解释。
我们就猜测那位贵客应该是墨家的人。”
苏角听了之后急切地说道:“拿给我看看。”
各位族长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那一个木简双手捧了出来递给苏角。
苏角恭恭敬敬地双手接过来,慢慢的打开,看完了之后眼睛眯了一眯,他都想直接带走。
秦风的书法!秦风亲笔手书的东西,他们也想要,可是得不到。不过最后理智战胜了欲望。
这是秦风留给牛家庄的一饭之资,他如果要取走了,绝对会被人笑话,甚至会引起秦风的不满。
所以他缓缓地卷了起来,双手递给刘彘反复叮嘱:“好好保存,这绝对是无价之宝。”
刘彘说道:“将军放心,我们知道。”
“那就行。”苏角说完,骑上战马转身离开。
秦风留给牛家庄的那个木简虽然不是圣旨,但和圣旨差不多,就是没有加盖玉玺而已,而且还是秦风亲自手书的,那绝对是宝贝。
那上面秦风最后使用隶书的签名更加神异,那是一招刀法,他仔细观看一番就有感悟了。他感觉他的刀法很厉害,简单直接。
他心里明白,也打算对别人说:“如果这种事情说了出去,恐怕这牛家庄就不安定了。
至于说夺取秦风的无名圣旨,那倒是不至于,只要那刀法被人发现,牛家庄也绝对不会安定,
会有很多武者,甚至修行者要求观摩,那么牛家庄会出现不可预估的事情。
确定是秦风等人在雁门郡游历,苏角也就不管了,回到雁门关之后发了一条军令,来自咸阳城携带有身份令牌的人,他们想看什么,问什么就老实回答,无需上报。
他就是因为得到了牛家庄的上报这才心中怀疑,过来看一下是谁。果然和他猜测的一样,
既然如此……秦风想要查房这一代的民情,那就让他去体验去,自己不能够去阻止,也不能表现出自己明白的意思。
他这对整个雁门郡还是有自己的信心的,不怕有人看。
苏角高坐在城头,扫视着整个雁门郡,心中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秦风走了,其他几个地方使用的全是他侍卫的腰牌,倒是非常的通畅。
他对雁门郡的发展情况也有了了解,整个雁门郡发展的很平稳,完成5年计划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很可能会超额完成。
秦风一边走一边说道:“看来武将治理地方也不是不可以,这个苏角有两下子。”
范文腾说道:“这个苏角和世家有关系,毕竟他们家也传承好几代。他父亲苏定方就是郡守,当然懂得怎样治理州郡。”
文玲说道:“也不假。咱们大秦哪一个郡守家没有孩子,他们家的孩子有几个有能力管理一个郡的。尤其是20多岁的年龄。
我认为这是皇家学院进修有关。我认为呀,以后咱们任命官员的时候,应该让他们在皇家学院或秦府学院进修。
毕业之后给他们任命官职。这样的话效果还好一些。”
“那也不见得,皇家学院和秦府学院每年也毕业不少学生,也不见得有这么高的能力。”有些老功勋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秦风倒是不以为然,让他们去讨论去。
这些老功勋们大部分在内阁,等这次游历结束之后,他们会把自己的游历全部总结,到时候再说。
大家回去之后,坐上了火车,也没有和苏角会面,火车直接通过了雁门关,进入到了茫茫的草原。
草原的第1座城市就是烈城,烈城在长城关100里以外,这个城市是王动修建的。
为了激发大秦豪强们开发大草原,王动他们这些大功臣是第1个响应号召,是开辟草原的先锋之一。
王动拿下了一块儿水草丰美的牧场,牧场规规矩矩方方正正,正好方圆百里。
在这个方圆百里的牧场的正中央修建了一座城市,那就是烈城。
烈城在大草原上是非常出名,因为那里修建了一个纪念碑。那个碑是听秦风天子书写的,是为了纪念反抗匈奴人残害的百姓的大秦人书写的。
也是为那些抗击匈奴人而死去的大秦树立的丰碑。
那座碑犹如一把长剑直插大地,只是在上面露出了一个剑柄。上面书写:三年来。为了大秦边境安宁奋力反抗,陨落的所有大秦人永垂不朽;三十年来……
秦风到了的烈城火车站,这次并没有去巡游,而是直接进入到了烈城。
现在守着烈城的是王家的人名叫王权。是王动的一个堂兄弟。
他既是城主也是县令,率领的王动王府一百家将镇守在这里。
烈城在大草原很出名,在白登山之战,正因为烈城的固守,犹如一个钉子定住了匈奴50万铁骑的归路,阻断匈奴骑兵和大草原的联系。
这才让白登山大战,大秦锐士胜利的特别彻底。
当时内城不但有大秦的军队,也有数万豪强,而且烈城准备的非常充分,
里面的枪支子弹粮草充沛,还有十几万战马。
当匈奴人军队战败的时候,那些大秦的军队,驻扎在城里的豪强拔出了战刀,给予了匈奴人强有力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