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最后考验,动辄数亿美元的研发成本!(2 / 2)
事实上,如果许秋真的把精力完全放在上面,速度会更快。
但显然不太可能。
因此,许秋就需要一位位本身就具备相当高科研水平的人才,尽可能地弥补。
眼下正是最后的关键时刻,想要加入,审核难度就远非项目初期能比的了。
在此之前,许秋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考察目标。
首先自然是确定林根生的整体能力。
包括基础研究、转化医学、临床开发、跨学科合作等。
而且……
林根生在汪居廷团队时,本来就从事了这方面的研究,这次也算是专业完全对口了,可以直接就多发性硬化新药的靶点选择、血脑屏障穿透技术、临床试验设计等方面入手。
尽管没有提前准备考题。
但对许秋来说,他脑子里关于多发性硬化新药的知识太多了,随便挑出来一个都能组成一道好题。
想了想,许秋随口就给出了一道全面的考题:
“假设现在有多发性硬化药物多靶向CD20,譬如奥瑞珠单抗,或者是S1P受体如芬戈莫德,但临床缓解率却不足50%……
“但就在这个时候,你发现了一个新靶点,暂命名为A靶了,如何在6个月内证明它比现有靶点更值得投入数亿美金开发?”
药物研发便是如此。
动辄就是数亿美金的投入成本。
而且最致命的是……
很多时候,这几个亿的投入,就凭决策者的一句话。
如果项目总负责人有眼光、能力强,那这笔钱就有较大的可能性换来足够的回报。
但大部分时候,都是血本无归。
许秋并不要求林根生直接找到可用靶点。
这个要求太高,连他自己都不敢说一定能一次性成功。
因而,提出的要求仅仅是证明这个靶点可行。
这其实,就是考察基础科研能力,以及对整个多发性硬化新药研发的了解了。
“你有十分钟的思考时间。”许秋说着。
林根生没有多说,立刻就沉思起来。
十分钟时间一到,他就站了起来,语气也变得平静了许多。
相比于刚来时的紧张,此时来到他擅长的科研领域,林根生心里多少还是有了一些底气。
“三个要点、两项差异化优势。
“要点分别是A靶点的组织分布、功能证据,以及临床关联。
“我需要用单细胞测序确认A靶点在患者脑脊液B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此外,通过CRISPR敲除A基因后,EAE小鼠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率;以及最后一点,临床关联——通过进行大量动物实验活检样本的分析,确认A靶点表达水平与EDSS评分正相关。
“这一系列的验证手段,可以确认A靶点本身的可用性。
“其次就是差异化。
“就两个:证明A靶向可同时抑制B细胞存活和少突胶质细胞凋亡;以及确认检索确认A的胞内结构域表位尚无抗体专利覆盖!
“前者,可以证明A靶点比现有靶点更优越。而后者……则意味着新靶点没有专利壁垒,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
说到底,这题的核心是“说服投资机构”。
那么,商业价值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而其他靶点,大多已经有抗体专利,即便是研发出来了,大概率也要被专利卡着。
但,若是一个全新的靶点,那制药公司就能实现百分之百专利控制,其中所蕴含的商业利益简直不可估量!
等林根生回答完后,许秋微微颔首。
他没有发表任何评价,而是开始了密集的提问。
“假设新药BTK抑制剂在I期试验中,3名健康受试者出现无症状肝酶升高,而犬类毒理试验未发现肝损伤。此时你会终止项目,还是继续推进?”
“……”
“你的研究发现用转基因小鼠证明药物Y可修复髓鞘,但学术界公认EAE模型无法模拟进展型MS的慢性神经退化……此时你如何决策?”
“……”
尽管林根生也没有提前准备,但,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他的舒适区。
毕竟是跟着汪居廷过来的,他对这个领域的新药研发还是相当熟悉,因此回答不说轻松,至少是能切中要点的。
然而,当许秋下一个问题提出时,别说是林根生了,就连张教授也是有些瞠目结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