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4章 你说有什么区别?(1 / 2)
“因为,从心理学上来说,脚尖是表露心意,脚伸长的话,就是不加掩饰地示好。”
听着周涵妤的讲解,陶运军瞄了一眼安吉娜桌子下的脚。
啧啧啧,脚尖朝向杨子伦不说,还伸长了脚,都快碰到杨子伦的脚了。
陶运军笑了,这就叫术业有专攻,杨子伦请心理学家的建议真不错。
周涵妤继续说道:“再比如,经常撒谎的人,会下意识避免眼神接触,会不自觉眨眼。”
“当人们说假话时,眼球一般会向右上方转动,还伴有皱皱嘴唇,摸摸鼻子,拂开发丝等小动作。”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微表情,传递出来的信息,往往比语言更真实。”
“从心理学来说,要拆穿对方谎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让其对事情进行倒叙。”
“因为,这样会增加他们的认知负荷,从而在叙述中出现逻辑破绽。”
“好了,开场白到此为止,言归正传。”
“我昨晚仔细研究了连环杀人案的卷宗资料,作出以下几条推测。”
“先申明一点,不敢保证百分百准确,很可能还会误导侦破方向,你们要审慎采信。”
“第一,受害者缺失部位截面整齐,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我推测凶手接受过专业的医学训练。”
“第二,我推测凶手家世应该很好,学历也不会低,至少应该本科以上。”
“理由很简单,众所周知,在末世前能学医,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何况是现在。”
“第三,我推测凶手面容平和,就是一眼看去,不具任何危险性,这样才能顺利接近受害者。”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凶手具备异能的因素,根据巡警署报告显示,他极大可能是超凡者,这需要你们进行甄别。”
“第四,我推测凶手年龄应该四十岁左右,独居,有洁癖,为什么呢?”
“首先说年龄,从第一件案子资料里的细节来看,凶手就呈现出是一个心理成熟的人。”
“第一起案件发生,到现在历经十二年。”
“一般来说,一个人二十八岁左右,心理才会真正成熟,所以才会如此推断。”
“至于独居,能干连环杀人案的人,心理必然存在强烈变态,常理推断,这种人一般无法接受群居生活。”
“至于洁癖,我从案宗发现,凶手每次做完案后,都会在受害者家洗澡,洗浴间却没有半点血迹。”
“第五,我推测凶手有强迫症,还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很简单,每个受害者胸上都被刺了十八刀,一刀不多,一刀不少。”
“第六,凶手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来源。”
“这一点,从受害者卧室有很贵重的财物,但没有一起丢失报告,可以推断出来。”
“陶处,这就是我对凶手初步的侧写画像,至于对不对,还请你们仔细进行甄别。”
陶运军笑道:“周博士,且不说对不对,至少你让我们有了侦破方向,杨老板,你怎么看?”
周涵妤突然觉得自已有点想笑。
不管怎么说,一个处长喊自已的助理为老板,这都让人有些忍俊不禁。
杨子伦点点头道:“周博士果然是心理学专家,对凶手的侧写都很有道理,我觉得可以按图索骥,不过,我有一个问题。”
周涵妤点点头:“你问。”
“每个受害者身体都出现了缺失,对此,你有何推测?”
“你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心理学的范畴。”
“以你的直觉推测呢?”
“或许,凶手是在进行古老的祭祀仪式,或许,凶手是在玩一个完美拼图游戏。”
“完美拼图游戏,此话何解?”
“如果我没记错,末世之前有过这样的案例,凶手将被害者最好部位取下,重新拼凑成一个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