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舆论背后的一只大手(1 / 2)
商人们带来《云州周报》的时间,要比沈博士晚几日。
国子监群策齐力的时候,辩论一事才在京都坊间传开。
“老颜,《云州周报》上说的是真的吗?我找人算了算,如果夏乐知写的数据是真的,那岂不是说明云州亩产已接近江南?”
茶楼内,粮商老霍眉间闪过一丝愁绪,微微皱起。
“应该是真的。如果夏乐知是瞎编的,肯定会被南永亮等人戳穿。”老颜知道老霍在为何事发愁。
老霍搞到了一批粮食,想运到云州,赚上一大笔。
如果云州产量真如报纸上说的那么高,那么粮价必定不会太高。
老颜:“你还去云州吗?”
“去一趟吧,不去不甘心。”
“为何不在两湖一带销售?今年冬日严寒,各地灾情不断。荆湖一带的粮价翻了好几番,应该比云州有赚头。”
老霍扫一眼四周,见没人关注自己这一边,便用手挡住嘴型,凑到老颜身边,小声道。
“接下来的话,出了我口,入了你耳,绝对不能有第六耳。”
“我的嘴有多严,你还不知道?”老颜神色凝重起来。
老霍:“睦州有人利用明教(莫尼教)秘密结社,聚集信众。”
“嘶嘶。这是要……”
老霍捂住老颜的嘴,神色无奈道:“是不是那样,都不关我们的事。我打算逐步把家产往北面移。这次去云州,就是打个前哨。若云州的情况真如《云州周报》所说,下一次,我就打算带着家人一同去了。”
老颜迟疑,举家迁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至于此吧?”
老霍嘴里发苦,如果不是形势所迫,谁愿意开辟新商道?
每开辟一次新商道,都是在大笔地洒银钱,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老颜,你今年没怎么跑南面,很多事情不知晓。当地人的日子过得惨呢,官府贪得无厌,联合豪强压榨百姓,赋役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
云州虽远,但经过云国公的治理,几乎不见盗匪,路上的安全很有保障。
老颜心事重重:“我跟你一起跑云州。”
看看云州到底如何,值不值得举家迁徙?
《云州周报》上的争论,也在京都掀起一股漩涡。
读书人争论的是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仁德之君,什么才叫真仁德等问题。
普通老百姓看的却是云州生活。
百川书院的夫子们在驳斥对方的时候总会拿云州举例。
京都老百姓一看,破大防!
徭役,大周也很高,一个花岗岩把江南弄得人仰马翻,对比汉朝,好像没轻松到哪里去。
云州就不一样了,百川书院的夫子们说,在云州服徭役,给两顿饭,还给钱。这不就是相当于雇工吗?多合适啊!
至于税收,大周明面上的税不算多,但各州郡摊派下来的,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每个人的背上。
云州新政居然还在减税,尤其是商税这一块,这给商人们看得眼泪汪汪。
其他的福利,例如提供平民医疗的基层社区医院,普及云州的基础教育……
听起来让人心驰神往。
“啧啧,顾南夕搞舆论战真是一把好手,这一次,国子监又掉坑里了。”佟太师年纪大了,越发惫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