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徐妙云大婚被劫(2 / 2)
朱元璋大怒将应该封的梁国公改成凉国公,后蓝玉因为谋反罪被诛杀全族。
刘伯温没有把朱标的死和受牵连的一万多人告诉朱元璋,不过朱元璋听完表情阴晴不定,一会后才问道刘伯温是怎么知道这多的,刘伯温才说是一个叫做王丽华的女人告诉他的,当朱元璋知道是那个救自己一命的元朝女府尹,内心百感交集。
后来刘伯温把自己的未来半真半假说道,后说道朱元璋封自己为逍遥候。
游塞外漠北银灵,纪元辽金夏共入一家,金戈沉沙处残卷铭刻流光,从蒿藜定国兴邦,大典集天地八荒。
在朱元璋安排好一切以后,刘伯温假死脱身导致空印案提前爆发,同时在儿子朱棣和徐妙云大婚的路上被一个神秘人劫走,徐达带兵追击无果,后无奈将徐妙云的妹妹徐妙锦嫁给朱棣,虽后几年随着朱元璋的长孙朱雄英、二子秦王、皇后马氏、徐达、太子朱标、三子晋王等人相继去世,朱元璋的生命也走向了尽头。
而新帝朱允炆即位以后,做了许多愚蠢的事情,即位后力行削藩政策,以罪相继废黜周王、代王、齐王、岷王以后,他认为削藩就想汉代七王之乱一样最多半年就可以完成削藩政策。
朱允炆在位期间优容文士,宽刑省狱,减轻赋税,裁减冗官冗员,改变祖父朱元璋的一些严厉政策,史称“建文新政”。
但建文新政有浓重的复古色彩,带有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一些官名、殿名、门名的改变,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徒增纷扰,因为削藩导致和自己重小一起长大的十二叔湘王朱柏自焚而死,导致其他藩王震怒。
在建文削藩的过程中,朱棣也为起兵造反做了充分的准备,燕山左护卫千户倪谅将朱棣密谋兵变的消息上报,朝廷下诏逮捕燕王府官僚,旗校于谅等人因此被诛杀,而北平都指挥张信则背叛朝廷,投降了朱棣。
建文元年秋七月,燕王朱棣誓师抗命,下谕将士,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
史称“靖难之役”。
燕王朱棣誓师抗命,下谕将士,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于燕王军队的常备军,拥有全国的经济,并且已经废除了几个藩国,朝(zhao)鲜国王李芳远都公开表示支持朱允炆打燕王。
但燕王朱棣的领导能力、高素质的军队却非朱允炆可比。
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朝廷指挥不当、兵力孱弱、内部松懈的缺点严重影响了战局。
直至节节败退,许多将领投降了燕王朱棣。
建文四年五月二十日,朱棣率师抵达长江北岸的南京龙江驿,朱允炆无力抵抗,只得下罪己诏,并派庆成郡主(庆阳公主)与朱棣谈判,以割地为条件要求停战议和,但没有成功。
朱允炆颁布勤王诏书,下令天下勤王:“朕奉皇祖宝命,嗣奉上下神祇,燕人不道,擅动干戈,虐害万姓,屡兴大兵致讨。近者诸将失律,寇兵侵淮,意在渡江犯阙,已敕大将军率师控遏,务在扫除,尔四方都司、布政司、按察使及诸府卫文武之臣,闻国有急,各思奋其忠勇,率慕义之士、壮勇之人,赴阙勤王,以平寇难,以成大功,以扶持宗社。呜呼!朕不德而致寇,固不足言,然我臣子其肯弃朕而不顾乎?各尽乃心,以平其难,则封赏之典,论功而行,朕无所吝。故兹诏谕,其体至怀!”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朱棣抵达金川门下。
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
燕兵进京,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朱棣登位后,处死忠于建文的诸臣,史称“壬午殉难”。
除了那个千古第一位被诛十族的方孝孺,同时朱棣大肆杀戮曾为朱允炆出谋划策及不肯降附的文臣武将。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练子宁、陈迪等先后被杀以后,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封徐妙锦为明成祖仁孝皇后,取代了徐妙云的位置。
就在朱棣即位不久,年迈的刘伯温找到了朱棣……
………………
朱元璋不仅为儿子命名,还制定了后世子孙取名的规则,每一支拟定了二十字辈分,朱棣一支的字辈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可惜历史上大明到了朱由检就灭亡了,虽然南明坚持了十几年,不过现在让人奇怪的事情应该死在朱元璋面前的刘伯温居然还活着,同时刘伯温和姚广孝的帮助之下提前几年称帝。
朱棣即位后,大规模对靖难功臣进行封赏,封驸马都尉袁容等三人为侯,陈亨子陈懋等六人为伯,靖难之役后,“淮以北鞠为茂草”,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大批农民流离失所。
朱棣着手恢复民生、蠲免赋税,下令山东、北平、河南遭受战祸的州县,有无法耕种的人民,免去三年的差税。
永乐四年,朱棣下诏,改安南为交趾,设立交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及都指挥使司,辖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县,由布政司直隶五州,分辖二十九县,凡要害处,均设立卫所,加以控制。
在徐妙锦生下永安公主朱玉英以后,长期重病以后就和朱棣分居,在永乐七年明成祖派使节赴鞑靼,要求“相与和好,朕主中国,可汗主朔漠,彼此永远相安无事。”不料,使节被杀,朱棣大怒,声称“逆命者歼除之”。
朱棣派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率师十万征讨鞑靼。
但由丘福先率领千余人马到达胪朐河,轻敌冒进、指挥失当,与武成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一同战死,其所率领的人马也在胪朐河覆没。
朱棣震怒,决意亲征,要求老迈的刘伯温同行,永乐八年明成祖朱棣率五十万大军深入漠北,亲征鞑靼,阿鲁台部众溃散,阿鲁台携家属远遁,明军大获全胜,后来,阿鲁台降顺,成祖封其为和宁王。
永乐十二年,朱棣再度出塞亲征瓦剌,瓦剌部大败,王子等十余人阵亡,数千人被杀,答里巴、马哈木、太平和把秃孛罗脱身逃亡至土剌河,第二年,瓦剌马哈木等遣使向明朝谢罪,恢复了对明朝的朝贡关系。
可是在永乐二十年朱棣在次亲征鞑靼,到达煞胡原,俘获鞑靼的部属,得知阿鲁台已逃走,停止追击,在回师途中,朱棣又率军击败一贯支持阿鲁台的兀良哈部,捕斩甚众,兀良哈部的余党诣军门投降。
在北伐回国都的时候朱棣被刺杀,太孙朱瞻基带领锦衣卫全城搜索,在一家客栈之中发现一个奇怪的女子,太孙朱瞻基本来让人拿下带回沼狱之时,奇怪的女子武艺高强十几名锦衣卫被打到在地,太孙朱瞻基被女子当作凳子作在上面。
锦衣卫立刻求救,很快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带兵来求人,结果朱高煦和朱高燧也被当作凳子供奉女子坐。
很快就惊动朱棣,一千大军很快集合前往客栈。
“大侄子,你是不是做了对不起这女子的事情!?”朱高煦对着朱瞻基问道。
“二叔,您怎么不说是您和三叔做了什么!”朱瞻基回怼道。
“你小子,我要代替你老子打死你!”朱高燧刚刚想起身暴打朱瞻基,结果被那个神秘女子一脚踢飞晕了过去。
“尔等,跪好”女子看了看朱高燧,有坐在朱瞻基身上。
“…………”朱瞻基无语。
“女侠,汝可是建文遗孤,杀我家老爷子还不撤离,还敢在此?”朱高煦歪着头看着神秘女子说道。
“刺杀朱棣的人是谁,汉王不知道吗?”神秘女子道。
“汝何意?”朱高煦虽然看不清斗笠里面女子表情,但是朱高煦确定这个女人一定在嘲笑自己。
“汉王,汝心知肚明!”神秘女子说完就看向门外,不在说话。
“二叔,原来是你!”朱瞻基直接怼起朱高煦。
“放屁,你这死小子少听她挑拨离间!”朱高煦直接对朱瞻基骂道。
“二叔……”
就在朱瞻基和朱高煦打口水仗的时候,客栈之外传来了整齐的步伐,朱瞻基和朱高煦大喜到来正是千机营的士兵,很快朱棣就走了进来,朱瞻基和朱高煦大叫道。
“爹!”
“皇爷爷!”
在众士兵包围神秘女子的时候,女子起身,士兵立刻警戒,而女子没有等朱棣说话,就拿下了斗笠笑道:“四哥好久不见!”
“你……是……妙云?”朱棣不可置信的看向神秘女子说道:“怎么可能,你……”
“四哥是我?你变老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