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华夏人要上舰!(2 / 2)
就凭这事,他林曦的名字大概率能被写进海军军史的某个角落里面……
不过,一旁的政委还是考虑得更多:
“可我们没有在海上应急频道收到任何消息,会不会是误会或者……”
对方既然发来一个电台频段,说明他们的紧急联络无线电还是能用的。
这种情况下,标准操作应该是在海事16频道内建立呼叫并表明情况,而不是用灯语这种效率和可靠性都不太乐观的方式。
但林曦反倒有点能理解一海里外那名英国同行的想法,摆摆手打断了对方的话:
“勇敢号是一艘刚刚服役的新船,出这么大故障属于严重丑闻,而16频道是个公共频道,如果在那里面求援,附近航线上的商船都有可能收到,根本无法控制影响……事情一旦闹大,传扬到国际上,那就是光着屁股拉磨,转着圈得丢人呐!”
说到最后几个字的时候,舰长还特地在海图桌的边缘敲了敲,以强调“丢人”二字:
“现在单独向咱们求援,虽然面子上也不好看,但考虑到两国近些年来总体上的友好关系,上级应该不至于大张旗鼓地去宣扬,这样就能给后面留出更多的回旋余地……”
黎万兵还是觉得不太放心,但林曦说得确实合情合理,而且联合演习期间“友方”舰艇出现问题,也实在不好见死不救。
于是也放松了口风:
“好吧,我同意和对方进行沟通……不过向一艘无动力船只提供帮助存在风险,所以在做出决策之前需要上报,询问舰队,甚至决策层的意见……”
事关纪律,林曦当然也不敢怠慢。
不过作为身处一线的指挥员,他总归还是有些自由发挥的余地:
“通知航空部门做好准备,跟对方接通对话之后,先派一架直升机去抵近侦察……观察一下情况。”
说完,还不等对面做出反应,就又补充了一句:
“另外,记得让机组成员带上一部摄像机,甭管这事能不能马上公开,至少把视频资料给记录下来,免得日后英国人抵赖……”
……
很快,一架银灰色涂装的舰载直升机便从荥州号的后甲板上起飞,并围着已经处于漂航状态的勇敢号进行绕圈机动。
从勇敢号的舰桥里,甚至能够看到直升机左侧的舱门大开,一名穿着蓝色制服的华夏军人正探出半个身子,手里还端着一部貌似是摄像机的东西——
让一架华夏航空器在自家军舰上方来去自如,这一幕几乎要触发巴拉姆的ptsd。
但偏偏还是自己主动邀请的,简直如鲠在喉。
颇有一种苦主因生活所迫,主动邀请黄毛来到家里跟自己老婆见面的既视感。
为了缓解这种尴尬的气氛,巴拉姆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多亏了那些法国佬,让华夏人能拿到这么漂亮的一架直升机。”
直12的外形与nh90几乎如出一辙,只有发动机舱的体积因为更换动力而变大了不少。
虽然迄今为止都没有任何官方说法证明二者之间的关系,但明眼人基本都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当然,真要论起“资敌”行为,那直接把f135发动机部分参数交给镐发集团的罗罗才是顶中顶。
只不过对于巴拉姆一个英国人来说,遇事不决先指责一手法国,总归不会错。
果然,舰桥内原本压抑至极的气氛因此而缓和了不少。
然而好景不长。
十几分钟后,负责应急无线电联络的埃森中校便重新出现在舰桥内:
“舰长,荥州号的林曦上校表示原则上可以向我们提供帮助,但考虑到我舰目前已经失去控制能力,对方要求两舰之间必须保持不小于3链的距离,以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处理突发情况……”
对于勇敢号来说,对方愿意帮忙,似乎是个好消息。
但巴拉姆很快注意到了其中的细节:
“3链……这么远的距离,他们准备如何操作”
军舰上原本就有用于在港供电的外部电力接口,所以轮机部门制订的方案类似海上补给,就是从荥州号上送出一组电缆,再接到勇敢号上面,利用前者提供的能量完成电控系统和柴油机重启,然后再根据燃气轮机的检查情况判断是返航还是继续执行任务。
但横向补给的距离一般小于0.5链,也就是90米,两艘驱逐舰又没有专用的吊架,通过抛射方式能够送出的有效距离甚至更短,绝无可能直接把电缆送到3链以外。
“对方的建议是,用直升机把电缆的另一端送到我方后甲板上,再由机库进入到舰体内部。”
埃森回答道:
“但这个操作过程大量依赖人工,而且还涉及到一系列转接,所以……”
说到这里,他突然显得有些嗫喏:
“所以对方要求,派出几名技术人员协助操作,并且要进入到我舰甲板下方区域,确定整个重启过程不会对动力输出端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