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0章 全资收购(2 / 2)
易飞说道:“通讯设备产品未来几年,我们主攻的是国内市场,虽然港城的企业在内地有相当多和大的优惠政策,但是有些产品和技术我想是华夏地地道道的本土研发,所以通讯设备这块选的是飞来电子,和硕通讯公司主要承担其它技术研究,有关无线通讯技术。”
飞来电子公司现在合资企业都不是。
妈妈在飞来电子没有股份。
属于易飞独资的公司。
等时机成熟了,还要收购和硕通讯公司。
他要打造一个完全国内的电子集团公司。
如果不是为未来手机的研发打下基础,就不成立和硕通讯公司了。
向应北说道:“小易总,赵老师,能说说飞来电子公司明年在通讯这块的发展方向吗?是接着代理还是生产?”
万运归属哪个公司不重要。
他在临东将近四个月,每天和易飞、赵丽丽打交道。
知道这两个人具有极强的民族情节。
虽然港城也属于华夏。
但连官方都把港资算外资。
尤其是易飞。
他一直给大家灌输,华夏人一点也不比西方人差,甚至比他们要强得多,华夏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重新站在世界各国的前列。
而且他说起来外企的时候,丝毫也没有把那些公司放在眼中。
这和港城大家的普遍思维是不一样的。
在港城。
大家认为连紧紧跟随西方人都做不到。
无论如何,大家同为华夏人,还是听得热血沸腾。
而且易飞和赵丽丽真的做到了。
锂电池和os图像传感器都是还没有的新产品。
也不是没有人在研究这两个东西。
图像传感器不知道,但锂电池却有不少人在研究,如今看来飞来电子公司要领先了。
量产的工厂都建好了。
生产的设备也正陆续运到。
芯片架构和EDA软件,和国外已有的一点也差,甚至更加优越。
寻呼机的集成芯片,至少他目前还不知道有哪家的做的更好。
通讯设备,就说那个寻呼台设备。
那个东西就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被赵丽丽和周安将电路部分优化完毕,张琳娜重新写了服务软件,目前样机已经生产出来,软硬件都在临东电信部门进行测试。
从近一个月的测试效果看,绝不比万运代理的那家国外公司的产品差。
稳定性、可靠性均优于一些进口产品。
过了年,不知道易飞还想生产什么通讯设备。
易飞说道:“过了年,有关通讯设备这块主要是研发数字电话和程控交换机。”
现在装一部电话要几千块钱,还要排队等候。
并不是运营商就那么黑。
而是国内没有大容量的程控交换机,安装电话的成本就非常高。
目前国外的交换机大约几百美金每线,而生产成本也就几十块人民币每线。
可以说设备厂商和运营商都有极高的利润。
万运代理的产品就有国外的程控交换机。
向应北来技术共享。
就包括程控交换机的技术。
万运自己也生产小型数字交换交换机。
当然,国外不可能把核心技术教给万运。
可现在那点核心技术,对易飞有些难。
对赵丽丽来说,似乎并不算什么。
覃玉铃可是拿过通讯专业博士的,而且是在十多年后学的。
博士嘛。
学的时候总是把该技术从头到尾学个遍。
虽然不能说赵丽丽马上就能造出大容量的程控交换机,但她知道未来技术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如果再找一些懂行的助手,解决起来并不是难事。
向应北说到程控交换机的时候。
易飞和赵丽丽就确定做程控交换机了。
国内市场完全被国外的公司占领,素有七国八制之说。
国外有人称,就是到本世纪结束,华夏也搞不出自己的大容量程控交换机,那就搞出来让他们瞧瞧。
西方人就是这么自大。
哪怕没有易飞和丽丽,国内过几年也有自己的程控交换机。
按易飞的记忆,两年多后就有国产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
三十多年后。
华夏在各个领域都逐一击败西方人。
除了极个别的领域。
五千年的连续文明发展是他们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