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5章 出兵宝岛(2 / 2)
郑芝龙请来郎中一边给他治病,一边坐着船逃跑。
郑芝龙的3万大军离开了澎湖大岛之后,浩浩荡荡,乘风破浪,一路向东,航线导向当然就是红毛子的热兰遮城。
此时五个出家人没有跟着郑芝龙一块走。
南海派的派主哈密大使,南京报恩寺的方丈吴深,还有浙江普陀寺的禅师老陀陀,另外老龙山的两位老道,木剑真人何太冲,龙门飞甲张松舟,两位无极门的高手。
三僧二道聚集在一起一商议,觉得郑芝龙难成大事,根本对付不了大明武帝崇祯,因此他们这5个出家人离开了郑芝龙,弃他而去。
至此郑芝龙身边的武林高手只剩下三个人,南少林的宝珠罗汉,另外还有福建武夷山的安奉春和华南师徒。
郑芝龙的兵马刚撤走,李定国的主力部队便杀到了。
十几万大军一鼓作气,便占领了包括澎湖大岛在内的所有岛礁。至此澎湖列岛,完全处在明军的掌控之下。
两日以后,李定国在大岛上迎来了圣驾。
崇祯带着王承恩,和九名锦衣卫贴身,侍卫高手登上了大岛。这座大岛是澎湖列岛之中最大的岛,也就是后世的澎湖县所在地。
随行护驾的还有大将刘文秀,刘肇基,郑鸿逵和郑成功。
在这叔侄二人的身后,还跟着两员大将,正是新投降归顺大明的大将周全斌和施琅。
这二将被抓了俘虏之后,崇祯龙木油温对这儿讲和他手下的所有兵将全部赦免无罪,并且官复原职,让他们戴罪立功。
在崇祯浩荡隆恩的感召之下,在郑鸿逵叔侄的劝导下,周全斌和势力也终于投降大明朝廷。
然后是8名武林高手,分别是白莲教的教主白衣子,天地教的教主盖九霄,丐帮帮主夜无光,以及五岳剑派的五位掌门人。
崇祯传旨在岛上休兵三日。
这三日主要恢复岛上的战后秩序,清扫战场,救治伤员,出榜安民,帮助岛上的居民修缮破坏的民房,对那些无法生存的老百姓,给他们油盐米面,抚恤他们的基本生活。
岛上的土着居民虽然不多,但是这一次算是见识了大明武帝的风采,切身感受到了大明皇恩浩荡,每日在家里祈祷老天保佑大明。
三日之后,岛上的明军兵强马壮。
崇祯传旨继续对宝岛用兵。
澎湖列岛,离宝岛台湾垂直距离不到100里。
崇祯分兵派将,命李定国为兵马大元帅,郑成功为兵马副元帅,宋献策为军师,刘文秀为水师统领,施琅为水师副统领,刘肇基和周全斌,郝摇旗,李过和李来亨等随军听用。
白衣子,盖九霄,夜无光,包括五岳剑派的五位掌门等8位武林高手全部归李定国和宋献策、郑成功他们调用。
崇祯把宝岛上的战事交给了李定国和郑成功,然后乘坐一条大船返回大陆。
因为他知道,两个月的期限马上就到了,必须驾临姑苏城,荡平慕容家支持下的反王朱以海等大明反贼。
临行前崇祯叮嘱李定国和郑成功、宋献策,分化歼灭并用,判军红毛子区别对待之。